【制藥網 行業動態】 6月12日,生物醫藥概念上漲1.1%,今日主力資金流入2.66億元。其中主力資金凈流入靠前的分別為康龍化成、博瑞醫藥、魯抗醫藥、川寧生物、九洲藥業。
截至6月12日收盤,康龍化成報收于20.99元,上漲5.69%,成交量33.05萬手,成交額6.88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1.08億元。
資料顯示,康龍化成主營業務是從藥物發現到藥物開發的全流程一體化藥物研究、開發及生產服務,公司的主要服務為實驗室服務、CMC(小分子CDMO)服務、臨床研究服務、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四大服務板塊。
據悉,為提升實驗室服務市場,康龍化成一方面通過加強實驗室化學服務和生物學服務的客戶轉化,各個業務板塊協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通過中、英、美三地實驗室服務的高效聯動,滿足全球客戶在不同研發階段的多樣化的需求,助力客戶在多國范圍內將研發項目快速由臨床前研發向臨床階段推進。康龍化成也在持續推進新實驗室建設,2023年,公司推進寧波第三園區 140000余平方米的實驗室和動物房的建設,以及西安園區105000余平方米的實驗室建設,以滿足實驗室服務中長期發展的需求。
截至6月12日收盤,博瑞醫藥報收于36.15元,上漲1.83%,成交量7.16萬手,成交額2.59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5523.95萬元。
資料顯示博瑞醫藥聚焦于首仿、難仿、特色
原料藥、復雜制劑和原創性新藥,持續打造高技術壁壘,致力于滿足全球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博瑞醫藥在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披露日,公司的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治療及減重兩項適應癥,均尚處于Ⅱ期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公司將嘗試應用GLP-1類藥物和其他靶點聯合用藥,不斷拓展GLP-1藥物在慢性代謝疾病領域的應用,解決當前國內外臨床痛點。仿制藥領域,公司將充分發揮微生物發酵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延續仿制市場相對稀缺、技術難度較高的藥物,緊盯原研上市時間短、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不斷豐富產品梯隊建設,形成首仿、難仿、特色原料藥疊加復雜制劑兩位一體的研發機制。
數據顯示,2023年,博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5.94%;歸母凈利潤2.02億元,同比減少15.51%。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11.54%;歸母凈利潤6406.99萬元,同比下降9.47%。
截至6月12日收盤,魯抗醫藥報收于7.82元,上漲3.85%,成交量115.83萬手,成交額8.94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5465.32萬元。
資料顯示,魯抗醫藥主要業務涵蓋人用原料藥、人用藥制劑、動植物保健藥品和環保科技等主要產業板塊,擁有200多個產品文號500多個品種品規。2024年一季度,魯抗醫藥實現主營收入17.99億元,同比上升7.72%;歸母凈利潤6730.76萬元,同比上升47.32%;
據悉,近年來,魯抗醫藥實施高強度研發投入,高標準建設了山東省工業生物技術產業轉化平臺、中古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品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山東大學·魯抗微生物研究院等4個研發平臺;并建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綠色制藥工程實驗室。其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形成了全身抗感染類、降糖類和心腦血管類、呼吸類、抗癌類、男科類、自身免疫類等多個有競爭力的產品管線。
此外,截至6月12日收盤,川寧生物報收于13.6元,上漲2.03%,成交量45.84萬手,成交額6.22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4342.42萬元。九洲藥業報收于15.29元,上漲3.38%,成交量18.85萬手,成交額2.87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2891.05萬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