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配方顆粒作為標準化品種,全國性集采已成趨勢。當前,各大配方顆粒企業都在緊跟國家標準出臺節奏,進一步加速推進國標備案,以及推進各省市地方品種的備案。與此同時,為了在未來快速實現全國市場銷售和推廣,部分藥企也在提前做好產能儲備的準備。
例如,不久前,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康源堂以221萬元拿下山東康源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項目用地。據悉,該項目主攻業務是中藥配方顆粒生產,投產后將形成年產中藥飲片4000噸、中藥配方顆粒1000噸的生產能力。在此項目中,核心技術研發驅動中藥品迭代生產,保證了產品質量。同時,采用數字技術賦能生產體系,讓生產流程無縫銜接。該項目一期預計下半年投產運營。
新天藥業1月份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公司募投項目“中藥配方顆粒建設項目”、“凝膠劑及合劑生產線建設項目”建成投運后,公司對配方顆粒的產能儲備有了一定的擴充,對未來公司中藥配方顆粒全國規模化銷售奠定了產能基礎。在新產線建設過程中,公司通過引入大量的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技術,以保障公司未來滿負荷生產運行狀態下的產能集約化和低成本優勢,從而逐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國藥集團同濟堂擴產及科研大樓項目預計于2024年6月底竣工,建成達產后,預計新增年產800噸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能力。國藥同濟堂將依托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供應能力。據悉,該項目系通過建設配方顆粒提取車間,引進動態提取、逆流提取等多種工藝設備,滿足國藥同濟堂“十四五”規劃及后期配方顆粒業務發展的需要。
可以看到,在當前智能制造技術迭代升級的背景下,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企業正加快擁抱新技術,通過引入大量的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技術,以保障公司未來滿負荷生產運行狀態下的產能集約化和低成本優勢,從而逐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業內認為,配方顆粒企業通過引入智能制造技術,如自動化生產線、
機器人等,有利于減少人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據悉,有藥企便是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從藥材種植到成品銷售全過程的數字化,生產效率提高了15%,包裝效率提高了30%以上。當前,該藥企的配方顆粒生產從藥材種植到成品銷售全過程,已基本實現數字化。
可以預見,未來數字化將賦能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助力更多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和增強市場競爭力。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數字化將成為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