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AI在醫藥工業中的應用,將為醫藥工業發展提供強大引擎。國內AI制藥產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成長初期。據悉,6月13日,國產AI制藥迎來一股,即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頭家以18C規則上市的科技公司。
資料顯示,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
機器人驅動的創新研發平臺公司。公司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制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當前,晶泰科技已建立了一個綜合技術平臺,該平臺集成了高性能云計算賦能的計算器式工具,包括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和人工智能,用于干實驗室計算和評估,以及機器人自動化的濕實驗室實驗。
根據晶泰科技招股書披露,晶泰科技就小分子所開展的全部晶體結構預測項目取得了較大成功率,該項成功率可認定為通過典型小分子藥物計算方法正確預測熱力學穩定實驗形態的晶體結構的能力。現階段,晶泰科技計劃利用在小分子藥物發現方面的技術、經驗及專業知識,探索更多的治療模式,如PROTAC、ADC、多肽及RNA。
近年來,晶泰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晶泰科技研發開支分別為2.13億元、3.59億元、4.8億元,分別占經營開支約52.4%、53.5%及49.8%,占年度收入的約338.5%、269.2%及275.6%。
在業績上,2021年至2023年,晶泰科技營收分別為6279.90萬元、1.33億元、1.74億元,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年復合增長率為66.7%。其中,藥物發現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3934.6萬元、8766.6萬元、8772.8萬元;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2345.3萬元、4568.7萬元、8669.2萬元。
據悉,本次IPO,晶泰科技發行價5.28港元/股,全球發售1.87億股,募集總額約10億港元。而上市頭一日,晶泰科技以5.39港元/股開盤,收盤價5.8港元/股,漲9.85%,總市值197.59億港元。
不過,業內也指出,作為一家未商業化公司,晶泰科技2021年-2023年的虧損凈額分別為21.37億元、14.39億元及19.06億元。公司預計2024年將繼續虧損。
展望未來,晶泰科技將通過豐富及擴大公司的解決方案及服務、擴大客戶群、實現交叉銷售及使收入來源多元化、提高運營效率并實現規模經濟,以此來維持業務可持續性并實現盈利。
業內表示,AI在能力和管線開發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不斷得到資本和市場的追捧。縱觀整個AI制藥領域,2023年在美國生物醫藥公司融資多的板塊是AI制藥公司,進入2024年這種高價值和大規模融資還在持續。未來AI制藥受的關注度和熱度仍然不會消退的。還有人士指出,AI制藥的生態閉環已現雛形,AI在醫藥工業中的應用已到了一個量變的前夜,將在未來十年為醫藥工業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可見,晶泰科技所處行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根據相關資料,結合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自動化的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預計AI制藥將于2024年及之后蓬勃發展。有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AI制藥市場規模為1.63億元,2022年增長至約2.92億元。據預測,2023年及2024年中國AI制藥市場規模將達到4.14億元和5.62億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