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6月20日消息,迦南科技新增“合成生物”概念。入選理由:2024年5月8日回復稱,合成生物學是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在制藥行業中有廣泛的應用,公司主要業務為制藥裝備,持續圍繞生命大健康產業做戰略布局。例如公司的生物發酵系統、配液系統、凍干系統、制劑設備系列等。
所謂“合成生物”,是一種全新的“造物”技術,其融合了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多種技術,以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以生物體作為生產介質,旨在利用廉價原料,以菌種、細胞、酶為制造工廠,規模化發酵獲得目標產品,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點,近年來已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當前,合成生物在國內已經不再是陌生的名詞,其出圈的事件源于今年4月底舉行的一次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該會上提到,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制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行動計劃,并且有望在近期出臺,“生物制造+”是其中的關鍵內容。
實際上,政策利好已經點燃產業加速發展引擎。例如,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多處提及“合成生物”;上海出臺《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此外,杭州、常州等多地也出臺了鼓勵政策,助力產業發展。
業界普遍認為,生物經濟將有望成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數字革命后,未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成為新的“黃金賽道”。
據CB Insights預測,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為53億美元,到2024年將以28.8%的年均復合增速擴容至約189億美元。相對西方國家,我國合成生物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是發展速度飛快,未來市場規模有望不斷擴大。
業內預計,2024年合成生物產業將呈現出四大趨勢:其一,隨著基因測序、合成和編輯技術的日臻完善,以及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和工程學等跨學科工具的深度融合,合成生物領域的基礎研究將迎來更加迅猛的發展,不斷推動科學邊界的拓展;其二,為了滿足商業化、選品等實際需求,合成生物企業將傾向于提供覆蓋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再到市場轉化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其三,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中國在生物制造、微生物發酵、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全球性的合成生物產業集群有望在我國崛起;其四,當前合成生物產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缺乏具有明顯優勢的頭部企業,且產業競爭格局尚未形成。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各企業的特色和優勢將逐漸凸顯,產業競爭格局也將逐步明朗化。這將有助于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