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根據梳理,已有不少國內藥企將砍管線提上日程。其中,上海醫藥近期更是接二連三地砍管線。
據悉,2024年5月1日,上海醫藥決定終止三個臨床試驗及后續開發,這三個項目分別為I010項目、B002項目以及B003項目;6月8日,其又宣布終止四個研發項目的臨床試驗及后續開發,分別為B001、B001-A、I022以及I022-K。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連續終止7個新藥研發項目,涉及研發金額達4.37億元。
從開發階段來看其中,B001處于I期臨床試驗結束階段,B001-A項目獲得了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但未開展臨床;I022-K項目處于I期臨床試驗結束階段;I022項目(聯合用藥、乳腺癌一線治療)處于II期臨床試驗結束階段。從項目內容來看,這些項目中不乏近些年的研發熱點。例如,淋巴瘤、多發性硬化癥、乳腺癌。
上海醫藥表示,為合理配置研發資源、聚焦優勢研發項目,基于對上述研發項目未來市場價值、業務協同以及后續開發投入等因素的綜合評估,決定終止上述7個研發項目。
除了上海醫藥,再鼎醫藥,從2023年第4季度開始也已經連砍了3條管線,分別是Margetuximab、Odronextamab和BLU-945。其中Margetuximab(馬吉妥昔單抗)距離商業化只差臨門一腳。
據悉,2023年9月Margetuximab用于聯合化療治療已經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抗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治療方案的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其中至少一種治療方案用于轉移乳腺癌的適應癥,已經獲得藥監局批準上市;
Odronextamab在美國則已經進入上市審評階段。2023年9月,FDA已對Odronextamab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和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給予優先審查資格。
對于停止開發上述三個品種的原因,再鼎醫藥表示,并非臨床數據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基于現有治療競爭格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根據梳理,今年3月,舒泰神也宣布終止四款項目,分別為BDB-001注射液、STSA-1002注射液、STSA-1005注射液、STSA-1002和STSA-1005聯合用藥項目在COVID-19適應癥方向的研究工作,涉及研發金額3.83億元。舒泰神在公告上表示,基于當前疫情形勢,結合年度審計工作開展,對公司研發項目進行了梳理,經審慎判斷,決定終止上述四個項目。
此外百濟神州、華東醫藥、東曜藥業、亞虹醫藥、普洛藥業、天壇生物、沃森生物等超過25家國內藥企均在今年有砍管線的信息披露。
分析人士認為,過去一兩年,受市場寒冬影響,整個醫藥行業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其中砍管線是藥企節流的法寶之一,而被砍掉的管線大多也不具備“經濟效益”,包括管線進展不達預期、管線缺乏競爭力、管線市場規模存在不確定性等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