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放射性藥物又被稱為核藥,近兩年,核藥賽道入局者眾多。據悉,不少頭部藥企相繼通過收購、股權投資、技術引進等多種方式布局核藥賽道。
如2024年6月30日,禮來與Radionetics達成合作,引進其小分子G蛋白偶聯受體(GPCR)靶向放射性藥物技術。根據協議條款,Radionetics將收到1.4億美元(合10.18億人民幣)預付款。雙方將共同推進靶向GPCR的新型小分子放射性藥物,用于治療廣泛的實體瘤。作為戰略合作的一部分,禮來獲得了收購Radionetics的排他權,潛在收購款為10億美元,且未說明截止期限。在合作期間,Radionetics將應用其專有發現平臺,持續建立靶向GPCR的小分子放射配體治療資產。
據悉,在6月30日的合作協議之前,禮來也多次加碼核藥。如今年5月,禮來與Aktis Oncology達成協議,獲得在全球范圍內開發由 Aktis 發現的、針對禮來選定的一系列明確靶標的放射性藥物療法以及診斷產品的權利。2023年10月,禮來曾以14億美元收購Point Biopharma,而后者的核心產品PNT2002就是一款核藥。
除了禮來,諾華,阿斯利康,拜耳、強生、百時美施貴寶(BMS)、羅氏等跨國藥企頭部也在布局核藥賽道。
如2024年7月2日,諾華中國放射性藥品生產項目在浙江海鹽正式啟動工程建設。這是諾華在中國的頭個放射配體療法生產基地,該生產項目投資總額預計6億元人民幣,在獲得必要監管批準和許可的前提下,諾華中國放射性藥品生產項目預計將于2026年底建成投產。
此外,今年5月初,諾華宣布將以1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核藥公司Mariana Oncology;今年3月,阿斯利康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核藥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2023年12月,百時美施貴寶宣布以41億美元收購核藥公司Rayze Bio……
從商業化層面來看,諾華核藥賽道進展快,目前已有兩款產品上市。其中諾華的Pluvicto于2022年3月在美國獲批,是用于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靶向放射性藥物。數據顯示,該藥2022年全球銷售額2.71億美元,2023年達到9.8億美元,同比漲261%。
近年來,核藥呈現迅猛發展態勢。有數據預測,2022年到2032年,全球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52億美元增長到約136.7億美元,并在2023年到2032年之間以10.2%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大。
在我國,核藥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加,這一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核藥的發展趨勢會越來越好。有行業人士指出,面對挑戰,國內藥企、相關研究團隊和醫療機構在不斷尋求合作,以加速研發進程、技術創新和轉化,不斷實現新突破,已有包括放射性診療一體化在內的多款放射性藥物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放射性藥物會很快上市,造福于病人。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