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醫藥企業的IPO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醫藥行業的活躍度。而在IPO收緊的背景之下,監管對一些企業的態度變得更為謹慎。據悉,近日又一家醫藥行業企業IPO被終止。
根據深交所網站顯示,湖南恒昌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昌醫藥”)創業板IPO已于7月2日撤單。深交所表示,因恒昌醫藥、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二條,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資料顯示,恒昌醫藥是一家專注于服務中小型連鎖藥店、單體藥店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藥流通企業。其通過網絡化、信息化技術手段建設廣大中小零售藥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總部化服務平臺,幫助其降低采購成本、提高品類 齊全性和市場針對性、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使其能夠與大型企業一起享受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并且使得消費者的用藥成本有效降低,打造制藥企業、醫藥流通企業、醫藥零售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圈。
根據恒昌醫藥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其原計劃募集資金7.7億元,其中4.9億元用于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1.8億元用于大健康產業集成服務線上平臺建設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恒昌醫藥曾在招股書中披露,上述“總部基地項目”主要的用途為在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建設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及總部基地,以替代現有長沙租賃倉庫及辦公樓。建成后,總部基地中心主要用于員工辦公場所、藥品質檢、機房及控制中心。對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恒昌醫藥說明是否存在涉及或變相涉及房地產開發的情形。由此可見,恒昌醫藥用于建筑工程費為3.7億元,這些費用基本上是用來“蓋樓”。
而恒昌醫藥似乎并不缺錢。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恒昌醫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490.36萬元、8929.98萬元、2.49億元;對應的貨幣資金分別為2.09億元、3.74億元、5.61億元。
此外,恒昌醫藥銷售費用增長非常迅速。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1-6月份),恒昌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18.49億元、21.43億元、30.00億元和17.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357.32萬元、1.66億元、2.12億元和1.43億元。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27.37%;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0.39%。
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99億元、2.58億元、3.60億元、1.89億元,其銷售費用的增長速度遠超過營收增長幅度。
與公司的銷售費用相比,恒昌醫藥的研發費用和技術人員占比則非常少。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34.77萬元、2111.36萬元、3026.5萬元和1694.1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0.94%、0.99%、1.01%和0.97%。
除了恒昌醫藥,根據梳理,近期還有多家藥企終止IPO。如6月29日,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終止。6月25日根據上交所文件,西藏阜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為“終止”。6月24日,深交所文件顯示,南京海納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為“撤回”。
此外,6月終止IPO的醫藥行業企業還有杭州微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圣兆藥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美康醫藥軟件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環科寶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生醫藥冷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