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發展創新藥關系醫藥產業發展,關系人民健康福祉。今年以來,多款創新藥接連獲批上市,獲批上市進程明顯加快。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44款新藥在中國頭次獲批上市,其中1類創新藥有23款。2023年全年批準上市的1類創新藥有40個,接近于2022年獲批數(21款)的兩倍。
為繼續推動創新藥發展,7月5日,我國還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核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要調動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強化新藥創制基礎研究,夯實我國創新藥發展根基。
有機構指出,高能級創新藥全鏈條支持政策出臺,不僅將為創新藥產業鏈條的帶來支持和保障,更能有效消除市場對醫藥板塊的政策憂慮,創造估值回升趨勢。
另有機構也指出,創新藥產業未來獲得全產業鏈政策支持,有利于增強市場信心,看好源頭創新、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價值創新藥(FIC/unmet/BIC/me better)及產業鏈投資機會。
其中港股創新藥企業推薦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和黃醫藥、百濟神州、康諾亞-B等。
以康方生物為例,該公司一康方生物成立于2012年,一直專注在抗體藥物的開發上,目前擁有50多個用于治療腫瘤、自身免疫、炎癥、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候選藥物,其中19個新藥進入臨床研究,4個新藥實現商業化銷售。而讓康方生物在業內嶄露頭角的是,其2個自主研發的腫瘤免疫雙抗藥物均已經在國內獲批上市,且銷售表現不錯,現在其在全球腫瘤免疫雙抗賽道擁有了先發優勢。
據悉,5月31日,康方生物發文宣布其一款雙抗產品在一項與默沙東K藥直接PK的3期臨床中取得“決定性勝出陽性結果”。這款雙抗產品是依沃西單抗,2024年5月在中國獲批。2022年12月,Summit以首付款5億美元、總交易金額最高50億美元獲得這款藥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再以和黃醫藥為例,其是一家處于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于癌癥藥物,免疫性疾病靶向治療、免疫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膠囊(商品名:蘇泰達)和賽沃替尼片(商品名:沃瑞沙)是和黃醫藥的當家產品,目前均已在國內實現商業化上市。
其中,其原創新藥呋喹替尼于2023年1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成人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據悉,2024年6月22日,和黃醫藥宣布由其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呋喹替尼取得歐盟委員會批準用于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由此,呋喹替尼成為了成功出海美國、歐洲兩大市場的中國原創新藥。
從業績上看,2023年,和黃醫藥收入、凈利潤分別為8.38億美元、1.01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了97%,利潤較2022年則是扭虧為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和黃醫藥近五年來首度扭轉虧損的局面,這離不開其旗下創新藥品呋喹替尼的成功“出海”。
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利好政策,推動創新藥的發展,本次《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審議通過,也標志著我國對創新藥產業的支持進入全新階段。這一措施不僅彰顯了國家對創新藥行業的高度重視,更為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據悉,2024年可謂是創新藥發展的政策利好年。如2月,國家醫保局發布《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為企業評價新上市藥品創新質量提供指引。此外,北京、廣東等地也相繼出臺地方性政策,從研發、注冊、支付等多個方面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無疑將為創新藥產業鏈上下游帶來利好,推動行業整體向好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