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在龐大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減重市場空間廣闊,有機構指出,多肽類減肥藥將打開多肽藥物的長期空間。同時多肽類藥物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和研發投入。有數據統計,截至7月10日,2024年中國生物制藥領域至少10家擁有肽類(涵蓋多肽及其偶聯物)技術或產品管線的新藥研發公司表現突出,并贏得了資本關注。
其中,迦進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成功完成新一輪融資,由張江生命健康產業孵化天使基金I期獨家投資。迦進生物表示,將利用本輪資金,引入高水平人才,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和管線建設,完成頭個產品的臨床驗證。
資料顯示,迦進生物專注于藥物偶聯和遞送技術,在國內較早開發抗體-小核酸偶聯藥物。此外,迦進生物的入腦多肽-Brainferry平臺,有機會輔助包括小核酸在內的大分子藥物突破血腦屏障,為更廣泛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病的治療帶來變革。
據悉,迦進生物目前主要管線有三款,其中包括兩款用于肌肉疾病的抗體-核酸偶聯藥物(ARC)CGB1001(擬開發治療強直性肌營養不良)、CGB1003(擬用于增肌);以及一款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多肽載體藥物CGB3002(擬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4年4月,煙臺藍納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3億人民幣,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深創投,前海母基金,財金投資,龍信投資,投后估值19.5億人民幣。
藍納成致力于1類診療一體化創新核藥全球研發與注冊,是東誠核醫療生態圈中的重要一環。藍納成研發平臺上擁有多款全球自主知識產權的“白蛋白結合-伊文思藍修飾”靶向核藥,與普通小分子及多肽類似物相比,顯示出更好的腫瘤滯留時間和腫瘤吸收劑量,更有利于核素靶向治療。據悉,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經鋪設了比較完備的核素診療管線,靶向藥物涵蓋小分子、多肽及抗體,產品涉及前列腺癌、實體瘤、腦膠質瘤、神經內分泌瘤等多個領域。
2024年3月,華諾泰生物完成總額6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公司帶狀皰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管線的臨床試驗推進,以及疫苗生產基地和佐劑生產基地的建設。
資料顯示,華諾泰生物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用疫苗和創新佐劑研發及產業化的平臺型公司。公司成立4年時間內獲得3輪融資,推動2條管線進行臨床試驗,并獲取1張疫苗生產許可證,也是國內攻克新型佐劑原料生產的公司。此外,根據華諾泰生物網站公示的管線信息顯示,其擁有多肽治療性疫苗(HN201),處于早期研究階段。
2024年3月,普遞瑞醫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浦東投資控股、聯想創投。資料顯示,普遞瑞醫藥致力于神經系統重大疾病機理研究和創新藥物開發。公司主要針對帕金森病、亨廷頓舞蹈癥、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等疾病進行藥物研究,旨在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據悉,普遞瑞醫藥創新性地開發了多肽制導蛋白敲降技術平臺。該平臺既可以誘導毒性蛋白質靶向降解,又可以利用穿膜肽進行細胞間擴散,具有高安全性、成藥性、特異性等特點。
此外,2024年2月,星聯肽宣布完成55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料顯示,星聯肽主要聚焦多肽偶聯藥物(PDC)等產品的研發。目前,該公司靶向Nectin-4的PDC產品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2024年1月,繕陽生物完成500萬元種子輪融資。資料顯示,繕陽生物是一家多肽新分子實體藥物研發公司,聚焦于神經性系統性疾病領域,其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了抗抑郁多肽分子……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