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減肥藥熱度高漲,其連帶著多肽產業鏈也獲得廣泛關注。據了解,多肽藥物包含合成多肽、基因重組多肽、動植物提取多肽三類。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有873家多肽藥物企業。其中合成多肽企業數量占比大,有610余家;基因重組多肽藥物企業150余家;動植物提取多肽藥物企業60余家。
業內表示,隨著多肽結構修飾與化學改造方法迭代,疊加新靶點開發、新適應癥拓展以及劑型優化,多肽類藥物市場規模有望獲得持續增長,前景很廣闊。有數據統計,按銷售收入計算,2018年到2023年,全球多肽類藥物市場規模由607億美元增長至89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1%。預計至2032年時,這一市場規模達261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6%。
面對多肽藥物廣闊的市場,很多藥企積極進行差異化布局。如昊帆生物主營業務是多肽合成試劑、通用型分子砌塊、蛋白質試劑以及脂質體與脂質納米粒藥用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縮合試劑、保護試劑、手性消旋抑制試劑、蛋白質交聯劑、蛋白質還原劑、通用型分子砌塊等。據悉,該公司可為下游客戶提供近150種結構新穎、質量優異的多肽合成試劑產品。
同時,CXO領域企業也積極加強多肽藥物的布局。如金凱生科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也在持續關注口服多肽類藥物領域的發展方向及商業機會。早在2019年口服司美格魯肽(糖尿病適應癥)獲批之初,公司根據自身技術特點及能力就確定了重點開發SNAC方向相關產品的策略,公司為此專門開發了SNAC全部關鍵
中間體工藝,其中的一個關鍵中間體經客戶認證通過后開始供貨,隨著客戶終端藥品的銷售放量,公司相關產品收入這幾年也在持續增長。
而CXO領域企業凱萊英基于固相/液相合成以及組合技術,可以提供5-40個氨基酸鏈狀多肽、環狀多肽、天然多肽修飾、含二硫鍵線狀/鏈狀多肽、環狀訂書肽/硫醚肽等從毒理批到NDA驗證生產的研發分析和克級到十公斤級生產服務,服務項目項目覆蓋GLP-1、抗病毒、抗菌、抗腫瘤、老年黃斑等治療領域。
業內表示,在多肽藥物布局領域,凱萊英、藥明康德、諾泰生物、圣諾生物、信達生物、復星醫藥、華東醫藥、翰宇藥業等公司值得關注。以諾泰生物為例,根據近日公司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可達1.8億元~2.5億元,同比增加330%~497%。諾泰生物表示,公司2024年半年度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于自主選擇產品的持續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自主選擇產品包括多肽類
原料藥,目前諾泰生物旗下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等6個原料藥品種已在美國通過與制劑的關聯技術審評。
再如信達生物,該公司旗下的瑪仕度肽減重效果優異,計劃于2023年底至2024年初提交治療肥胖的頭個NDA,有望成為國產長效GLP-1創新藥。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