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7月19日,創新藥概念主力資金流出4.32億元,恒瑞醫藥、科倫藥業、普利制藥、翰宇藥業、雙鷺藥業主力資金凈流出靠前。
截至今日收盤,恒瑞醫藥報收于42.23元,上漲0.19%,成交11.72億元,總市值2694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1.2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恒瑞醫藥不斷推進創新研發成果落地及國際化戰略,其累計研發投入近400億元,近3年,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均在20%以上。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6款創新藥和4款2類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另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近300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涵蓋抗腫瘤、心血管與代謝、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
在對外方面,恒瑞醫藥已實現11項創新藥海外授權,僅2023年就達成了總交易金額超40億美元的5項授權合作。2024年5月,公司自研GLP-1產品組合HRS-7535、HRS9531、HRS-4729許可給海外公司,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累計60億美元。作為對外許可交易對價一部分,恒瑞醫藥還將取得合作伙伴美國Hercules公司19.9%的股權。
截至今日收盤,科倫藥業報收于32.03元,上漲0.57%,成交4.03億元,總市值512.99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8137.16萬元。
據了解,當前科倫藥業已經孵化出兩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H股上市公司,科倫藥業、川寧生物與科倫博泰的市值合計超千億元。其中 科倫博泰在創新藥發展中選擇了ADC藥物作為自己的“武器”。憑借ADC管線,科倫博泰與跨國藥企默沙東成功牽手,不僅憑借授權管線獲得巨額資金回流,還獲得默沙東青睞,直接與科倫博泰達成股權合作。
而川寧生物從2023年開始進入業績的高速增長期。去年,川寧生物占科倫藥業的收入比例約為22%。今年上半年,川寧生物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億元至7.7億元,同比增長86.76%至97.00%。
截至今日收盤,翰宇藥業報收于9.65元,下跌2.13%,成交1.57億元,總市值85.23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3541.31萬元。
翰宇藥業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當時中國合成多肽一股。據悉,伴隨著GLP-1的走紅,翰宇藥業成功踩上熱點風口。2022年7月,利拉魯肽注射液申報生產的藥品注冊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2023年9月12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臨床試驗獲批。而且翰宇藥業還有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
原料藥。
截至今日收盤,普利制藥報收于7.97元,下跌3.74%,成交2.04億元,總市值36.01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3450.23萬元。
資料顯示,普利制藥是一家專注于藥物研發、注冊、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普利制藥表示,產品研發是公司的戰略核心,也是公司長久發展的技術保障。在藥物研發方面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仿制藥領域堅持以結合中美歐市場的臨床需求為導向進行選題立項和技術開發,并在找到國際市場的銷售客戶后再進行國際注冊工作。創新藥領域公司研發的重點是腫瘤的檢測和突破性療法兩個方向。在腫瘤檢測領域,基于公司布局的系列造影劑仿制藥進一步開發創新型的造影劑產品,以豐富造影劑品種;在腫瘤藥物領域,公司重點布局新型腫瘤治療手段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的硼藥開發;另外,針對胰腺癌治療的納米創新藥注射劑PLAT001和肝癌手術導航的雙模態造影劑均已獲得美國FDA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此外,截至今日收盤,雙鷺藥業報收于7.31元,下跌2.4%,成交2.28億元,總市值75.1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出2694.47萬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