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該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認知能力和正常生活。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AD患者數量持續升高。有數據顯示,2015年AD患者人數為468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人數或將增長至7470萬,2050年或達到1.3億。
面對阿爾茨海默病市場巨大的藥物需求,國內外很多藥企也不斷角逐這一領域。
如2024年5月衛材和渤健共同宣布,已啟動向FDA滾動提交lecanemab-irmb(美國品牌名:LEQEMBI®)每周維持給藥的皮下注射劑的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資料顯示,Lecanemab是一種人源化免疫球蛋白γ1(IgG1) 單克隆抗體,針對聚集的可溶性(原纖維)和不溶性形式的淀粉樣蛋白-β(Aβ)。適應癥包括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等。如果獲得FDA批準,LEQEMBI皮下注射劑可在家中使用。
據悉,渤健/衛材的Lecanemab于2023年1月獲FDA加速批準,7月獲FDA完全批準,成為近20年來頭款獲FDA完全批準的AD新藥。
2024年7月2日,跨國藥企禮來(Lilly)宣布,其阿爾茨海默病(AD)新藥Donanemab(商品名:Kisunla)獲美國食藥監局(FDA)批準,用于治療早期癥狀性AD,包括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及患有輕度癡呆階段的AD患者。
本次獲批,禮來提到,Donanemab是有限療程的淀粉樣斑塊靶向療法。當患者達到一定的淀粉樣斑塊清除率,即可停止用藥。這也被認為可以減輕AD的治療負擔。
此外,2024年7月17日Asceneuron宣布完成超額認購的1億美元C輪融資,該筆融資將用于推進Asceneuron的主打項目ASN51進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2期臨床開發階段。
資料顯示,ASN51是一種口服小分子藥物,旨在抑制與蛋白質聚集有關的酶OGA。通過阻止tau蛋白的聚集,以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OGA抑制還顯示出阻止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核心蛋白質聚集的潛力。
AD領域正在燃起星星之火,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入局,人類或將開始在AD賽道全力奔跑。
據悉,國內藥企也在加速AD藥物研發。據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數據,截至2024年1月,全國共有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相關臨床試驗91項。截至目前,國內布局該病的新藥研發上市公司包括先聲藥業、恒瑞醫藥、通化金馬等。
如恒瑞醫藥的SHR-1707系國內自研抗Aβ單抗,于2022年3月進入Ib期臨床試驗。2023年9月,通化金馬發布公告稱,膽堿酯酶抑制劑“琥珀八氫氨吖啶片”III期臨床試驗達到主要臨床試驗終點,試驗呈陽性結果,認為試驗藥物的改善具有明顯的臨床意義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