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對于創新藥的發展,有行業人士指出,企業需要具備新品迭代的能力,以持續提升存量市場的潛力,并實現從單管線到全平臺化的企業擴張。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醫藥企業通過不斷創新,拓寬了醫藥市場的需求。如在GLP1靶點領域,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等藥物的出現,為糖尿病和減重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有數據顯示,國肥胖癥患者人數預計2030年將達到3.29億人,到2030年,我國減肥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4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2.9%。減肥藥賽道的火熱,吸引了不少國內企業入局。目前,國內已有超百款GLP-1類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布局企業包括恒瑞醫藥、華東醫藥、信立泰、甘李藥業等。
在腫瘤治療領域,新成藥方式如免疫治療PD1和ADC(抗體藥物偶聯物)等,已成為醫藥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其中,ADC是一種復合物,由細胞毒性藥物(治療腫瘤常見的一類藥物)連接到靶向腫瘤的單克隆抗體構成,在抗腫瘤方面兼具高度特異性靶向能力和強效殺傷作用的優點,能夠精準高效消滅癌細胞。據悉,國內ADC雖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政策對研發創新支持力度的加大,疊加國內ADC創新藥企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國內ADC技術平臺及在研管線正在迅速發展。
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方面,目前國內ADC藥物研發管線已經超過120個,研發企業已經超過70家。據悉,近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還公示,博安生物申報的1類新藥注射用BA1302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晚期實體瘤。注射用BA1302是博安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創新型CD228抗體偶聯藥物(ADC)。臨床前研究顯示,BA1302在肺癌、胃癌及黑色毒瘤等腫瘤模型中表現出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果,且在食蟹猴毒理預實驗中安全耐受性良好。
據悉,目前已有多款ADC藥物在中國上市銷售。如2021年6月,國產創新ADC藥物——榮昌生物的RC48(愛地希)上市,是我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突破性療法雙重認定的ADC藥物,主要用于治療胃癌、尿路上皮癌。2022年6月,云頂新耀引進開發的TROP-2 ADC藥物拓達維(Trodelvy,戈沙妥珠單抗)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治療(其中至少一種為針對轉移性疾病的治療)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者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
業內表示,這些創新藥的發展,不僅代表了醫藥技術的創新,也體現了市場對新治療手段的迫切需求。展望未來,業內表示,創新藥械領域將繼續受到市場的青睞。其中腫瘤創新藥和自免創新藥雖然競爭激烈,但選擇臨床研發進展靠前的企業,尤其是那些已經進入醫保和擁有海外合作的企業,將更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