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制藥工程】近日消息,國內制藥裝備頭部東富龍千純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物分離介質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上海化工業區舉行。
據悉,該項目將投入2.5億,建設符合生物醫藥行業質量規范的生物分離介質及配套技術服務的新工廠,一期建成后年產各類生物分離介質超過20萬升,抗體親和純化介質超過1萬升,總產值達5億元。
項目建成后,東富龍千純將成為更具備競爭力的生物分離介質和純化技術服務供應商,助力產品持續創新,滿足市場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需求,加速實現集團在生物工藝和核心耗材的戰略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東富龍集團是一家為全球制藥企業提供工藝服務與耗材、核心裝備及工程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
可以預見,本次東富龍千純生物分離介質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開工,不僅對于東富龍集團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加速醫藥制造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進程,助力國內醫藥制造企業降本增效,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高性能材料以及配套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不斷升級,國內生物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企業研發投入的增長,以及一系列鼓勵新藥研發政策的出臺,為整個行業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這給產業鏈上的生物制藥裝備以及耗材行業也帶來了機遇。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生物制藥市場規模達到5653億元,同比增長16%,初步統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6500億元,市場規模龐大。
就目前國內的生物制藥裝備和耗材行業發展情況來看,生物藥生產環節復雜,所需設備及耗材較多且技術壁壘較高,長期以來,我國生物制藥裝備主要都是依賴于進口,國產化程度比較低。近年來,隨著國內生物制藥裝備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及利好政策支持國產裝備發展,生物制藥裝備的國替空間已經打開。業內認為,在該領域早先布局,且擁有一定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產品的國產藥機企業有望體現出競爭優勢,獲得新的增長空間。
據了解,東富龍從2015年開始布局產品研發,研發進度和產品豐富度先于國內,擁有凍存系統、搖床、波浪式
反應器、不銹鋼反應器、分離純化系統等產品,券商曾在研報中認為,該公司在生物制藥裝備國產替代大浪潮中有望占據更高市場地位,進入新的生命周期,打開新一輪上升空間。
除了東富龍以外,另一家頭部公司楚天科技也在該賽道上積極布局。2018 年,該公司向生物制藥板塊進軍,重點研發生物制藥上游設備及耗材,擁有一次性生物反應器、 一次性配液系統、超濾層析純化、不銹鋼反應器和填料等產品,培養基、包材等產品也在規劃布局中。目前公司在生物制藥相關設備及耗材領域已布局完善,業內預計這些布局有望為公司打開第二成長曲線。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