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政策法規】創新藥械產業正迎來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大力支持。近日,上海市出臺了《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推出了8方面37條政策舉措,全力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
《若干意見》加大了對創新藥械研發的支持,提出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等創新平臺作用,瞄準細胞與基因治療、mRNA、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等基礎前沿領域和新賽道,開展新靶點、新機制、新結構研究,布局前沿新技術和新型藥物攻關。加強高端醫療器械、先進制藥裝備及材料、現代中藥研制。
支持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藥物研發。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聚焦新藥靶點挖掘與驗證、藥物發現與設計、新型藥物篩選、用藥安全分析等環節,加快模型、算法、專業軟件等攻關突破和共性平臺建設,開展智能化場景應用示范。
持續加大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研發支持力度。創新藥方面,對由我市注冊申請人開展國內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并實現產出的1類新藥,按照規定對不同階段擇優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的40%,≤分別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支持;對其中僅需完成早期臨床試驗、確證性臨床試驗的細胞與基因治療1類新藥,按照規定擇優給予≤分別1500萬元、3000萬元支持。每個單位每年累計支持金額≤1億元。
創新醫療器械方面,對進入國家和我市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產品,按照規定給予≤300萬元支持;以上產品頭次取得注冊證并落地生產的,按照規定再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的40%,≤800萬元支持。每個單位每年累計支持金額≤3000萬元。
同時提出,進一步縮短產品研發和上市周期。通過建立臨床預備隊列等創新舉措,力爭將臨床啟動時間壓縮到25周內。建立倫理審查“一套材料、一次提交”等機制,將總體流程壓縮至3周內。推動實施國家注冊審評審批改革試點,實現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加快第二類醫療器械審評,將審評平均時限壓縮至40個工作日以內。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聚焦產業痛點難點,重點支持六大方向。完善企業投融資體系,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鼓勵創新策源,加大創新藥研發支持力度。加速創新藥械上市流程,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推動新優藥械入院入醫保,加大創新產品醫保支付力度,支持完善多元化支付體系。文件支持將加速創新生物醫藥產業進步,并有望帶動全國各地重視創新藥械研發和應用,維持創新藥行業“強于大市”評級。
實際上,除了上海市以外,年內包括北京、廣州、珠海等多地也有相繼發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或創新藥械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稿),隨著各地具體細則陸續出臺,國家支持創新藥械的方向更加明確,相信未來醫藥產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之路也會走得更加穩健。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