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醫藥一直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國有資本重點布局方向。近日又一藥企迎來國資入主。7月29日,海王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將從海王集團變更為絲紡集團,值得一提的是,絲紡集團是廣東省省屬國有企業。
根據海王生物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海王集團與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絲紡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海王集團將持有的3.157億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轉讓給后者,轉讓價為2.43元/股,總價款為7.67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
同時,海王生物還發布了2024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預案顯示,海王生物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金額為14.8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絲紡集團及其控股股東廣新集團擬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發行的全部股票。
股權轉讓及定增完成后,絲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海王生物股權及表決權將增至28.78%,海王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表決權數量為0。如此,海王生物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絲紡集團。
絲紡集團是廣東省省屬國有企業,廣新控股持有絲紡集團100%股權,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財政廳分別持有廣新控股90%和10%的股權。
據悉,迎來國資入主的海王生物,近年來業績承壓嚴重。其中2022年和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78.35億元和364.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4%和-3.74%;凈利潤分別為-10.27億元和-16.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00.77%和-64.56%,兩年累計虧損超過27億元。進入2024年,海王生物業績持續下滑,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0.88億元,同比下降18.78%;凈利潤4264.14萬元,同比下降42.79%。
海王生物表示,本次發行后,將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構建“國有體制、市場機制”的創新發展模式,充分利用國有資本的政策傾斜、項目支持、人才資源和融資渠道等優勢,實現公司與股東優勢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協同發展。同時,海王生物介紹,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的資產總額與凈資產額將同時增加,資金實力得以提升,營運資金更加充裕;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有所降低,資產結構將更加穩健,有利于減少財務費用,降低財務風險,提高償債能力,增強公司資金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為公司后續業務開拓提供良好的保障。
據了解,近年來國資入主后獲得重生的藥企為數不少,包括康恩貝、廣譽遠、康美藥業、太龍藥業、佛慈制藥等。
如康恩貝自2020年易主國資后,康恩貝持續出清低效及無效資產,聚焦中藥大健康主業。隨著資產出清,康恩貝獲得了不菲的投資收益。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為2.81億元、25.95億元、3378萬元、6849萬元,累計近30億元。公司業績也逐漸好轉,2020年至2023年,康恩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9.09億元、65.68億元、60億元、67.3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3億元、20.17億元、3.58億元、5.92億元。
廣譽遠在國資入主三年后實現凈利潤扭虧。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廣譽遠營業收入、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幅度超過23%。2021年,山西省國資委通過旗下的神農科技抄底,取得了廣譽遠的控股權。2023年度,廣譽遠實現營業收入12.84億元,同比上漲13.56%;實現歸母凈利潤9007.86萬元,順利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一季度業績延續向好趨勢,扣非歸母凈利潤實現4849.4萬元,同比增長76.13%。
而康美藥業在廣藥入主后,就從一家民企變成了擁有國資背景的企業。據悉,廣藥集團入主后,康美藥業從組織架構到人力、再到戰略規劃,都迎來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營狀況也在逐步好轉。
數據顯示,2023年康美藥業實現歸母凈利潤1.03億元,實現扭虧,同比增長103.81%;2024年一季度,康美藥業繼續延續增長態勢,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2.01億元,同比增長5.01%,實現歸母凈利潤747.13萬元。此外,7月4日,ST康美藥業股票成功摘帽,由“ST康美”變更為“康美藥業”。截至7月30日,康美藥業市值264.8億元。
太龍藥業也隨著鄭州高新區國資入主,近年來業績明顯改善。近日太龍藥業發布業績預喜公告期,期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500萬元到3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此外,根據太龍藥業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5.57%,歸母凈利潤為4356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