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隨著支持創新藥發展政策以及各地引導基金的產業策略不斷推出,國資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聯結越發緊密,國資逐漸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主導。有數據顯示,2023年國資基金直接參與的醫藥健康投融資事件近400筆。
據悉,近期,綠葉制藥引入的高達16億元人民幣的國資注入引起關注。業內表示,這一大手筆不僅展示了綠葉制藥在醫藥領域的雄厚實力,同時也體現了國資對綠葉未來發展的信心。
對于本次戰略投資,綠葉制藥稱,這將加速深圳綠葉進入高質量增長階段,此外,該筆投資還將為集團提供更充裕的現金流,顯著改善財務結構和提高盈利能力。據綠葉制藥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39億元,資產負債率降至46.90%。
此外,綠葉制藥獲深圳國資高達16億元戰略投資,也被視作地方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的重要表現。
資料顯示,綠葉制藥目前重點聚焦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疾病領域,而在近一個多月,綠葉制藥在國內接連獲批了2款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分別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美比瑞(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治療帕金森病長效微球制劑金悠平(注射用羅替高汀微球)。
此外,康方生物也獲得國資的支持。據悉,2022年12月,康方生物旗下康方藥業獲得了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用于推動康方生物的開坦尼商業化以及大適應癥上市。
康方生物表示,公司與廣州高新區集團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充盈康方生物的現金,加速其雙抗藥物開坦尼(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據悉,康方生物之所以在行業寒冬中拿到現金“輸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端對端多方位的藥物開發平臺(ACE平臺)。
此前康方生物的生物制藥1期生產基地建設和投產也得到了廣州國資國企的大力支持,且隨著后續基地2、3期項目的建成投產,康方藥業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能大型生物制藥產業基地之一。
國資的大力支持給予康方生物充足的底氣,為康方生物鋪就更廣闊的道路。據悉康方生物2023年實現頭次年度盈利,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總收入創新高,達45.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0%;創新藥市場銷售金額再創新高,達16.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實現凈利潤創新高,達19.42億元人民幣,扭虧為盈。對于此次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康方生物表示,主要是大額對外授權交易所致。
此外,康方生物的新藥開發已取得豐碩成果,共有3個新藥上市銷售,5個新藥成功遞交新藥上市申請(NDA/sNDA),8個注冊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終點 (陽性結果)。
據悉,近日廣東國資又以22.55億出手海王生物。海王生物公告稱,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的資產總額與凈資產額將同時增加,資金實力得以提升,營運資金更加充裕;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有所降低,資產結構將更加穩健,有利于減少財務費用,降低財務風險,提高償債能力。其言下之意,廣東國資的出手對于海王生物解決財務困境,大有裨益。
業內表示,隨著不斷推出支持創新藥發展的政策,以及各地引導基金的產業策略,國資機構對生物醫藥的投資任務也水漲船高。而國資入主后獲得重生的藥企也有不少,如包括康恩貝、廣譽遠、康美藥業、太龍藥業、佛慈制藥等。
但有人士也指出,一些國資機構處于“被動救助”狀態,其不斷向陷入困境的企業注入資金。對此,有人士表示,從挽救生物醫藥企業的角度出發,根據當前情況,更有效的投資可能是通過并購重組整理生物醫藥資產。據悉,目前已有國資機構正著手進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