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根據梳理,上周(8月19日-23日)全國醫藥健康領域不少于6家企業獲得投融資,包括同源康醫藥、新源腦科學、邁微醫療、奧普數字醫療、海星生物、美琉生物等。
其中,同源康醫藥8月20日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根據公告,同源康醫藥募資約5.29億元人民幣,其中,約70%資金將用于核心產品的研究、開發及商業化。
資料顯示,同源康醫藥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發現、開發差異化靶向療法并對其進行商業化,以滿足癌癥治療中亟待滿足的醫療需求。據悉,公司旗下目前有11款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線,其中公司正在中國開展核心產品TY-9591治療晚期NSCLC的兩項關鍵臨床試驗。
新源腦科學上周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領投。所融資金將主要用于新源腦科學圍術期腦功能監測產品與新一代神經調控產品的研發與市場推廣。
資料顯示,新源腦科學是一家立足于腦科學、臨床醫學和人工智能領域,集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為一體的企業。公司致力于將前沿技術應用于腦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為生物和醫學研究機構提供先進的研究設備,為臨床和健康管理機構提供可靠的診斷和治療工具。
有投資機構表示,新源生物在腦功能的理論支撐、工程實現和臨床需求三方面有機結合并有深厚積累,打造了以圍術期精準腦功能監測和神經調控領域的系列產品。同時,與麻醉專科穩居第一的華西麻醉的緊密合作,為腦電采集的產學研轉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周,邁微醫療已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天士力資本領投,德聯資本和天峰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核心產品的注冊臨床試驗、商業化和新產品布局。
資料顯示,邁微醫療是一家擁有脈沖電場、超聲、射頻和等離子體多模態能量平臺和關鍵技術的企業。目前,邁微醫療已針對心臟電生理(房顫)、頑固性高血壓等適應癥布局了多款心血管治療類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基于團隊超過20年的研究積累,突破了行業內的多個卡脖子難題,獲得了更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據悉,公司第三代納秒脈沖電場消融(nsPFA)房顫治療產品已順利完成注冊臨床試驗,并獲得了優異的臨床數據;另一款重磅級創新產品為可調控超聲腎動脈神經消融系統(muRDN),目前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上周,奧普數字醫療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安元投資。此次融資將用于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提升公司在數字醫療健康管理領域的競爭力。
資料顯示,奧普數字醫療致力于研發一系列以健康數據采集醫療器械為主的數字解決方案,通過軟硬件一體化聯動的數據采集和對慢病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打造高端數字健康管理項目。憑借多年的研發和科技積淀,公司在數字醫療軟硬件集成、慢病管理、亞健康管理行業擁有良好的口碑和覆蓋陜西的渠道。
根據梳理,上周海星生物完成數千萬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奧浦邁,資金主要用于助力海星生物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資料顯示,海星生物是一家基因編輯技術和細胞生物技術研發商,主營業務是細胞基因編輯相關的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通過此次合作,奧浦邁將助力海星生物全速布局“細胞培養全場景”市場,加速海星生物基因編輯細胞模型庫的開發,更好服務于工業界的應用需求;并助力免疫細胞無血清產品和凍存液等GMP產品的標準化升級。同時,為海星生物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市場推廣構建起快速通道。
此外,美琉生物上周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重組蛋白賽道新品研發、產品迭代以及海內外市場營銷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