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藥物的市場價值逐漸被發現,行業市場空間廣闊。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和中國NASH患病人數分別達4.86億人、0.56億人,同期全球和中國NASH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22億美元、355億元。
在這場屬于NASH藥物盛宴中,國內藥企也緊緊抓住機遇。如8月26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新公示,海創藥業申報的1類新藥HP515片獲批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資料顯示,HP515片是一款小分子THR-β激動劑,能選擇性地激活肝臟THRβ。肝臟中的THRβ在維持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代謝平衡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能抑制脂肪在肝臟中的異常堆積,促進肝細胞中線粒體的生成,提高脂肪在肝細胞中的代謝。
除了海創藥業外,國內市場包括中國生物制藥、歌禮制藥、海思科、眾生藥業等均積極布局這一領域。
其中,中國生物制藥主要采取引進策略,其子公司正大天晴曾向Inventiva引進了Lanifibranor。該藥是一種口服泛PPAR激動劑,能夠靶向所有三種PPAR亞型,此前在IIb期NATIVE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顯著降低了肥胖且經活檢證實為NASH患者的SAF-A(脂肪變性、活動性、纖維化的活動度)評分,且達到了多個次要終點。據悉, Lanifibranor進度較快,中國生物制藥加入了NATiV3全球III期臨床研究并在中國入組患者,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中國遞交NDA。
此外,中國生物制藥還向安源醫藥引進了治療NASH和Ⅱ型糖尿病的新型生物藥AP025和AP026。其中,FGF21類似物AP025,與Akero開發的Efruxifermin靶點相同,正在開展II期臨床,AP026是一款FGF21R/GLP-1R雙靶點抗體類融合蛋白。
而歌禮制藥旗下有3款用于治療NASH的在研藥物,分別是以脂肪酸合成酶為靶點的ASC40、以甲狀腺激素β受體為靶點的ASC41、THRβ/法尼醇X受體雙靶點的ASC43F。其中,目前取得亮眼數據表現的藥物系ASC41,52周的2期臨床中期數據顯示,經肝穿活檢證實的NASH患者服用ASC41片12周后,肝臟脂肪含量較基線的相對降幅平均值高達68.2%。
海思科研發的HSK31679是一種THR-β激動劑,可以用于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該藥物已于2023年3月獲NMPA批準開展Ⅱ期臨床試驗,針對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眾生藥業的ZSP1601片是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治療NASH的一類創新藥,也是完成健康人藥代及安全性臨床試驗的用于治療NASH的國內創新藥項目。該藥已完成的Ib/IIa期臨床研究表明,在4周的治療下,ZSP1601明顯地降低了ALT、AST等肝臟炎癥損傷標志物,同時多個纖維化相關生物標志物也有降低趨勢。目前,該項目正在開展IIb期臨床研究。
此外,微芯生物西格列他鈉單藥治療NASH的II期臨床試驗(CGZ203研究)于2024年2月22日順利完成了數據清理并鎖庫。近日,微芯生物在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已經確定了三期NASH臨床試驗方案,并計劃與CDE進行溝通。
業內表示,當前NASH賽道十分火熱,而隨著越來越多NASH治療藥物公布積極臨床數據,一些靶向藥物的成藥性逐漸得到驗證,這也將大大刺激后來者們的研發熱情。同時,全球也將進入NASH治療藥物市場規模放大的加速時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