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新股上市破發頻現,融資總額也大幅縮水,近兩年醫藥領域IPO企業數量相比有所減少,多家涉及醫藥業務的企業終止科創板IPO。根據梳理,9月以來,又有多家藥企終止IPO。
根據深交所網站9月5日發布關于終止對山東百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諾醫藥”)頭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資料顯示,百諾醫藥的主要業務貫穿藥物研發及生產全生命周期,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醫藥研發CRO業務、醫藥生產CMO業務和
原料藥生產及銷售業務,其中CRO業務分為受托研發服務和研發成果轉化兩類。其原擬募集資金10億元,其中6.8億元用于藥物開發技術與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1億元用于藥物研究中心建設項目,2.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百諾醫藥展現出了驚人的業績增長,尤其是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間,其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迅猛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其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了69.75%,凈利潤也實現了扭虧為盈后的顯著增長。
百諾醫藥凈利潤表現雖然優異,但與其實際運營情況并不完全相符。百諾醫藥的財務數據存在變動,尤其是毛利率和研發費用率,這些變動與會計確認方法有關,需要進一步甄別;百諾醫藥存在高額的借款糾紛案,以及子公司朗諾制藥因環保問題多次受到行政處罰等問題,這些都對百諾醫藥的財務狀況和聲譽造成了負面影響。業內表示,雖然百諾醫藥的業績增長和技術創新能力值得肯定,但其上市面臨的合規性、內控風險、財務透明度等方面的挑戰不容忽視。
除了百諾醫藥外,上交所網站9月4日還披露關于終止對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多安”)頭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資料顯示,百多安是一家致力于將醫用材料改性技術應用于植介入醫療器械的企業。其原擬募集資金75,996.12萬元,用于醫用導管產業化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及補充運營資金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百多安因其2021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增幅較大,受到上交所關注問詢。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百多安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050.38萬元、7072.77萬元、7919.5萬元、3414.24萬元,2019年占營收比例逼近40%。同期,其管理費用分別為1814.2萬元、1822.47萬元、2412.43萬元、1226.33萬元,占營收比例由報告期初的10.27%,上升至報告期末的12.24%。
而百多安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則從2019年的10.37%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6.88%,其研發費用總額遠低于同期的銷售費用。
此外,根據梳理,8月份一品制藥撤回IPO申請。據悉,一品制藥雖然財務表現尚可,但招股書顯示,一品制藥市場推廣費呈上升趨勢,三年半時間共計花費4.17億元,是同期凈利潤的2.5倍。此外,一品制藥還存在推廣服務商集中度較低、變動頻繁等情況,因此,一品制藥接連兩輪問詢都涉及市場推廣費相關問題。
對于醫藥企業為何接連終止IPO?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少企業創新屬性不足、板塊定位不符、財務風險壓頂、盈利能力待考等都可能是企業撤單的重要因素。此外,醫藥行業一二級市場同步降溫,醫藥企業估值泡沫開始消退,行業發展逐步回歸理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