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日前,上市藥企2024年半年報均已披露,就亮點而言,國內藥企借助出海業務而迎來的收獲值得關注。根據東吳證券統計,從2024年半年報看,艾力斯、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及和黃醫藥等企業通過將公司產品在國內或美國上市銷售放量實現逐步扭虧,科倫博泰、亞盛醫藥、百利天恒等企業通過海外交易實現盈利。
其中,艾力斯這家國內創新藥企早在2022年就已實現扭虧,新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76億元,同比增長110.57%;歸母凈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214.82%。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稱,主要靠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2023年全年,伏美替尼銷售金額超過20億元;2024年上半年,伏美替尼在2023年的高基數之上繼續增長,半年銷售金額已經突破15億元。
艾力斯不久前還在機構調研中提到,目前國內三代EGFR-TKI已達到超百億的市場規模。基于明顯的療效優勢,三代產品正逐步替代一、二代EGFR-TKI在一線治療領域的市場份額。同時隨著三代藥物的一線治療適應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報銷范圍,大幅提高了患者對三代藥物的可及性,三代藥物逐漸成為一線治療標準療法,第三代EGFR-TKI的市場容量預期未來仍將繼續保持向上增長趨勢。
資料顯示,伏美替尼是艾力斯自主研發的第三代EGFR-TKI,相較于其他EGFR-TKI,具有“腦轉強效、療效優異、安全性佳、治療窗寬”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伏美替尼新的適應癥不斷拓展,以及海外授權交易、海外臨床研究進展順利等,公司相信在未來幾年凈利潤會持續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
百利天恒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5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85.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6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收到海外合作伙伴全球跨國藥企BMS基于BL-B01D1合作協議的8億美元不可撤銷、不可抵扣的首付款。此項合作可加速推進BL-B01D1針對多種癌癥的全球臨床開發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大限度地發揮BL-B01D1的臨床及市場潛力。
此外,基石藥業也實現了頭次盈利。2024年半年度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基石藥業實現總收入2.542億元,凈利潤近1600萬元,實現頭次盈利。業績增長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一款“出海”產品——抗PD-L1單抗舒格利單抗。資料顯示,舒格利單抗于今年7月份在歐盟獲批上市,適應癥為聯合化療用于治療一線IV期非小細胞肺癌,這是頭個成功“出海”的國產抗PD-L1單抗。早前的5月份,基石藥業就與歐洲醫藥公司Ewopharma達成商業化戰略合作,后者將取得舒格利單抗在瑞士和18個中東歐國家的商業化權利,基石藥業則將獲得≤513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后續注冊及銷售里程碑付款。
業內認為,在國內醫藥市場內卷加劇的背景下,藥企出海可以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更高的收入、提升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以及實現產品的全球化布局,預計藥企出海仍是趨勢。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