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9月11日,有機構指出,2024年上半年,整體400余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0.4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約0.03%,行業整體面臨疫情后轉型、集采、醫保談判等挑戰。但是,該機構也指出,政策拐點顯現,差異化增長明顯,尤其在產品出海、創新商業化、國企降本增效等方面。
機構預測,今年下半年是布局醫藥行業良機,建議圍繞三條主線布局:關注出海破局、反腐后受益企業及創新產品突破的公司。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創新藥發展迅速,創新藥出海也日漸頻繁。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全年創新藥海外授權(License-out)案例數量達到58個。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仍在持續,上半年已有34個創新藥項目成功出海,預計全年數量將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
如今越來越多藥企積極參與License-out交易,以尋求與國際市場的合作機會。進入下半年以來,又有不少藥企成功出海,如岸邁生物近日宣布,將公司的BCMA/CD3雙抗EMB-06授權給Vignette Bio。根據協議,岸邁生物將以現金和Vignette股權的形式收取總計6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并將有權收取最多5.75億美元的開發、上市、和商業化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凈銷售額的收入分成。岸邁在現金收取首付款的同時還獲得了Vignette Bio的部分股權。
有數據統計,今年下半年,國產雙抗密集出海,7月到9月共有5款藥物出海,主要聚焦于腫瘤領域,僅8月三款藥物的交易總額就超37億美元。
如28月9日,默沙東與同潤生物宣布,雙方就同潤生物旗下CD3xCD19雙抗CN201達成合作。根據協定,同潤生物將獲得7億美元現金預付款,以及最高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總額達13億美元。
8月5日,嘉和生物發布公告,將CD3/CD20雙抗GB261的大中華區外全球權益授權給TRC 2004,后者支付數量客觀的股權、數千萬美元預付款、4.43億美元里程碑金額,以及個位數至雙位數比例的銷售分成。
8月1日,宜明昂科和與Instil Bio, Inc宣布達成協議。根據該協議,Instil將獲得宜明昂科專有的PD-L1xVEGF雙特異性抗體IMM2510以及下一代CTLA-4抗體IMM27M在大中華區以外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宜明昂科將獲得高達5,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及潛在近期付款,并將在達成若干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時,有望收取總計超過2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全球(不包括大中華地區)銷售凈額的個位數至低兩位數百分比的銷售提成。
除雙抗之外,今年越來越多國產創新藥授權出海,靠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拓展)尋求更大市場。業內表示,BD出海或成為創新藥企業快速、穩妥進入國際市場的優選方式。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license out的創新藥授權數量、金額不斷新高;國內越來越多創新藥企得到海外資本/大廠的認可;此外,已經獲得FDA批準的產品銷售額不斷刷新紀錄,這充分說明國產創新藥已具備很強的國際競爭力,越發受到全球認可與關注。展望未來,出海破局成為醫藥行業布局良機之一。此外,反腐后受益企業及創新產品突破的公司也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