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截至目前,上市藥企2024年上半年財報均已經披露。根據數據統計,營收靠前的30家國內上市醫藥企業中,中國生物制藥、恒瑞醫藥、新和成、翰森制藥、片仔癀、華海藥業和三生制藥這7家藥企實現營收、凈利潤雙位數增長。
中國生物制藥2024年上半年營收、歸母凈利潤、經調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加11.1%、139.7%、14%,為158.7億元、30.2億元、15.4億元。
據悉,中國生物制藥歸母凈利潤翻倍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售正大青島股權。該交易對價18.19億元,中生制藥從中錄得收益17.10億元。此后,中國生物制藥在正大青島的權益由93%減少至26%,該部分入賬為對聯營公司的投資。
資料顯示,中國生物制藥當下主要有抗腫瘤藥、肝病用藥、
呼吸系統用藥、外科/鎮痛用藥、心腦血管用藥幾大板塊。今年上半年公司有4款創新產品獲批,包括PD-L1抑制劑貝莫蘇拜單抗(安得衛)、ROS1陽性肺癌藥安奈克替尼(安柏尼)、ALK抑制劑依奉阿克(安洛晴)、利拉魯肽生物類似藥(貝樂林),其中前三者為1類新藥。
恒瑞醫藥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78%至136.0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8.67%至34.32億元。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據悉,在持續較高研發投入支撐下,恒瑞醫藥研發成果不斷兌現。今年上半年共有3項創新成果獲批上市。此外,從研發管線布局來看,恒瑞醫藥深耕腫瘤領域、廣泛布局慢病領域,加速推進技術平臺建設,創新藥及新適應癥持續獲批,在研管線儲備豐富、創新產品不斷涌現。上半年,恒瑞醫藥取得創新藥臨床批件57個,10項臨床推進至Ⅲ期,20項臨床推進至Ⅱ期,19項臨床推進至Ⅰ期,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300余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新和成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70%,為98.45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8.62%,為22.04億元。
據悉,今年上半年,新和成主要產品市場價格修復,公司多措并舉拓展市場,加快新產品、新應用的市場開拓,強化銷售團隊建設,優化客戶服務,加強品牌建設,實現主要產品銷售數量的穩步增長。同時,公司通過不斷創新降本增效,優化生產工藝、資源配資、能源消耗等,合理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實現公司業績的穩定增長。
翰森制藥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44%,為65.0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11%,為27.26億元。
據悉,翰森制藥通過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高效協同,持續深耕抗腫瘤板塊,科學探索全球潛力管線,加速布局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代謝、自免等領域。在日益完備的創新體系強勁驅動下,公司30余個創新藥50多項臨床快速推進,數款在研產品進入關鍵臨床階段。公司7款已上市的創新藥(阿美樂、豪森昕福、孚來美、恒沐、昕越、圣羅萊及邁靈達)對應的9個適應癥均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臨床價值備受肯定。得益于創新藥產品銷售收入大幅提升,以及GSK支付合作收入首付款,公司創新藥與合作產品收入激增80.6%,占總收入比例達77.4%。
片仔癀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至56.5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1.73%至17.22億元。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天然牛黃、麝香等核心
中藥材價格仍處在高位,這導致公司利潤增速略低于營收增長。
半年報顯示,片仔癀上半年深耕優勢品種的二次開發,加大新藥開發力度。報告期內,公司取得 1 個化藥 1 類新藥的臨床許可(治療淋巴瘤創新藥 PZH2113),有3個化藥1類新藥、3個中藥1.1 類新藥和1個中藥1.2 類新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不斷豐富新藥研發項目。
華海藥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43%,為51.2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1.60%,為7.49億元。
對于業績高增的原因,華海藥業表示,一方面,新產品持續導入并逐步上量,市場拓展成效進一步顯現;另一方面,公司緊抓銷售團隊裂變及組織架構調整,市場下沉和新業務模式拓展,積極推進全球銷售網絡布局,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同時,隨著精益管理持續優化,技改能力不斷提升疊加規模效應,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綜合競爭實力及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華海藥業在半年報中還提到,以一致性評價和集采為契機大力拓展國內市場,華海藥業從城市試點至第九批國采(不含第六批胰島素專項)已中標產品達23個。
三生制藥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6%至43.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1%至10.9億元。
三生制藥業績公告顯示,2024上半年三生制藥不斷探索核心生物藥產品適應癥,加強基層市場布局,提升藥品可及性。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產品特比澳在上半年銷售收入約24.76億元,同比增長22.6%。該產品在今年4月獲批第三個適應癥,用于治療兒童或青少年的持續性或慢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