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多年來,兒童藥品都是我們國家藥物體系中的一大短板,兒童用藥問題也備受關注,其在研發上存在一定的挑戰,有的疾病還存在“病等藥”的問題,有的是有了藥但“能不能用、如何用、說不清”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國家藥監局多措并舉,持續滿足兒童患者臨床用藥需求。
例如,國家藥監局通過落實優先審評審批政策,加快兒童用藥上市速度。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加快完善兒童用藥研發技術要求,發布21項兒童用藥研發標準及指導原則。就在不久前,第五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印發,清單共有15個品種,涉及25個規格、8種劑型,覆蓋全身用抗感染藥、
呼吸系統用藥、抗腫瘤藥及免疫調節劑等治療領域。據悉,2016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并發布了四批含129種藥品的《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目前,其中的30個藥品已獲批上市,覆蓋神經系統用藥、消化道和新陳代謝用藥、
心血管系統用藥等8個治療領域,其中有15個是罕見病用藥。
數據顯示,兒童新藥研發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21年兒童用藥獲批上市數量為47個,2022年增長到66個,2023年達92個,今年1-8月份,已經完成批準49個。
其次,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已上市藥品說明書增加兒童用藥信息工作程序(試行)》,針對兒科臨床急需藥品,通過企業加強科學研究,監管部門組織嚴謹評價,在說明書中增補兒童應用信息,更好地保障兒童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
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發布了3批15個品種49個品規的修訂公告。新增兒童用藥信息品種,涉及兒童抗腫瘤藥,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兒童白血病,兒童重型精神障礙用藥,包括兒童的孤獨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嚴重疾病。
此外,國家藥監局還加快完善研發技術要求,并與國際接軌。已經發布了21項兒童用藥研發標準及指導原則,這與發達國家監管機構相當,其中《真實世界研究支持兒童藥物研發與審評的技術指導原則》《兒童用藥口感設計與評價的技術指導原則》屬于全球首發。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兒童新藥癥正加速進醫保。例如,2023年4月28日,硫酸氫司美替尼膠囊在國內獲批上市,適應癥為治療3歲及3歲以上伴有癥狀、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的Ⅰ型神經纖維瘤病兒童患者,該藥是國內頭個獲批的Ⅰ型神經纖維瘤病治療藥物。同年8月,該藥物出現在2023醫保目錄初審名單中,9月正式商業上市;同年9月20日,神經纖維瘤病又出現在第二批罕見病目錄中。到了2023年12月13日,2023年國家醫保目錄公布,硫酸氫司美替尼膠囊從國內獲批到進入醫保目錄的時間不到8個月,為整個神經纖維瘤病群體帶來福音。
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繼續把保障兒童用藥安全、可及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進一步加大兒童用藥研發生產支持力度,強化兒童群體用藥保障,讓家長們更加放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