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在IPO審核趨嚴的趨勢之下,藥企IPO終止頻現。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9家生物醫藥領域相關企業IPO終止。其中進入9月份,已有多家藥企終止IPO。
如9月11日,景杰生物深交所創業板IPO終止。因景杰生物及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2024年修訂)》第六十二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資料顯示,景杰生物以蛋白質分析技術為核心,通過提供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和抗體試劑產品,服務于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藥物研發和臨床診療。其原擬募集資金5.14億元,用于蛋白質組學科技服務平臺省級項目、高端科研及診斷抗體試劑生產項目、基于蛋白質組學技術的綜合研發平臺項目。
從財務方面看,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2年6月30日,景杰生物實現營收分別約為1.16億、1.53億、2.21億元以及8932.54萬元人民幣;同期,凈利潤分別約為2317.67萬、4132.78萬、6815.45萬元以及944.71萬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景杰生物報告期內經營規模較小,2020-2023年1-6月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320.39萬元、5,277.79萬元、6,145.43萬元和1,631.28萬元。而新的創業板上市標準要求企業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千萬元。
從研發投入來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景杰生物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分別為10.61%、14.49%、16.12%、14.35%。主要是因為蛋白質組學行業和抗體試劑行業屬于發展較快的新興行業,科學研究起步較晚且科研熱點不斷變化,景杰生物需要持續投入研發,提前進行技術布局。2020年景杰生物將抗體試劑產品確定為未來業務發展重點方向后,也大幅增加了抗體試劑產品研發投入。但在景杰生物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其研發團隊迅速擴增,出現了團隊人員數量大幅波動的情況。
除了景杰生物外,百諾醫藥、百多安等藥企也于今年9月終止IPO。
其中,百諾醫藥IPO終止原因包括,①公司研發成果轉化業務收入增長較快,其業績歸母大幅增長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遭交易所質疑,②在創業板定位方面,百諾醫藥技術實力成果體現在藥品批件數量,但百諾醫藥的14項2類創新藥及百余項仿制藥產品處于研發中,且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波動較大,公司技術水平及主營業務成長性遭質疑。③報告期內百諾醫藥的研發費用主要以職工薪酬為主,但研發人員薪酬相對較低,且研發耗用材料規模較高,其研發項目內容、數量情況與研發費用中各項細分費匹配性遭交易所問詢。
資料顯示,百諾醫藥主要從事客戶提供醫藥研發和生產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受托研發服務以及研發成果轉化在內的CRO業務,CMO業務以及
原料藥業務,貫穿藥物研發及生產的全生命周期。原擬募集資金為10億元,用于藥物開發技術與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藥物研究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對于百多安IPO之旅戛然而止,業內表示,這一決策并非偶然,而是企業在面臨政策環境劇變、市場壓力加劇以及自身戰略調整等多重因素交織下的深思熟慮之舉。
資料顯示,百多安是一家致力于將醫用材料改性技術應用于植介入醫療器械的企業,其原計劃通過IPO募集約7.6億元資金,主要用于醫用導管產業化升級、研發中心建設、營銷服務網絡及信息化建設以及補充運營資金等項目。
業內指出,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多份文件,并提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旨在通過減緩新股發行速度,緩解市場供需矛盾,促進一二級市場的動態平衡。自此之后,一批IPO“過會”企業倒在了注冊道路上。而今年以來,29家生物醫藥領域相關企業IPO終止,其中不乏“過會”企業。其中“核酸企業”扎堆失利,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已“過會”的核酸檢測概念企業中,達科為、菲鵬生物、微策生物、致善生物、瑞博奧、凱實生物IPO也已終止。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