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隨著全球醫藥產業鏈重構與再造加速,我國創新藥進入成果爆發期,與此同時,中國醫藥行業企業“出海”步伐加快,不斷在國際化舞臺上展現商業化潛力。
據了解,隨著我國創新藥企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已有多款國產創新藥已成功登陸海外市場,如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億帆醫藥的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以及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等。
其中西達基奧侖賽是一種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經基因修飾的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產品,一次性靜脈輸注給藥。其作用原理在于誘導T細胞的活化與增殖,從而清除骨髓瘤細胞。該產品于2022年在美國獲批上市,成為了叩開FDA大門的國產CAR-T產品。當前西達基奧侖賽在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地均已經獲批上市。
而2023年10月君實生物PD-1抑制劑特瑞普利單抗,2023年11月億帆醫藥第三代白細胞生長因子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2023年11月和黃醫藥呋喹替尼均獲得FDA批準上市。
業內指出,當前國內藥企以借“船”出海和自主出海這兩大“出海”路徑為主。其中自主出海即藥企自主進行海外臨床試驗和上市申報,產品獲批后,由自行搭建銷售團隊負責海外市場推廣。這種模式雖然對企業要求較高,但能夠為企業產品放量銷售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
以百濟神州為例,2024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122.0%,達到80.18億元。其中,美國銷售額同比增長134.4%,為59.03億元;歐洲銷售額同比增長231.6%,為10.57億元;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30.5%,為8.73億元。
再如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該產品自2023年11月在美國市場上市以來,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商業化能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額高達1.31億美元。國內市場和美國市場二者總計1.92億美元銷售額,有望成為下一個躋身10億美元銷售額的“重磅炸彈”。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7個創新藥品種獲美國FDA批準上市,展現出較大的潛力。同時“借船出海”也日漸興起。“借船出海”,即中國藥企把自己產品的海外或全球權益賣給海外企業,由海外企業負責后續的臨床開發、申報上市、生產和銷售等工作。
據悉,本土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進入快速增長期。數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間,我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數量增至至少120起,交易金額接近850億美元。而2023年,中國創新藥藥物權益授權轉讓交易筆數接近70筆,處于臨床前研發階段的項目占比近40%,交易額和首付款均刷新了紀錄。
除此以外,合作出海也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趨勢。通過持有合作公司部分股權,保留產品部分所有權,企業未來可在產品再次授權時獲得增值收益。如,艾力斯、恒瑞醫藥、康諾亞、嘉和生物等本土企業均采取了NewCo的模式出海。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