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截至9月30日13:55分,皓元醫藥漲幅達20%,報價33.53元,成交額2.12億,換手率3.28%,目前總市值70.59億。
資料顯示,皓元醫藥的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
原料藥、
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藥企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
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
同時, 公司為科研機構及藥物研發企業提供多種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以及相關的化合物定制合成等技術服務。
此外,公司目前已組建多肽藥物工藝開發和生產平臺,并具備FTE/FFS/Process開發能力,定制自動化合成能力。
9月27日,皓元醫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4年9月27日接受13家機構調研,機構主要關注公司發行可轉債的進度,公司的銷售模式,不同業務的銷售模式差異,《生物安全法案》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等。
其中,對于公司發行可轉債的進度,皓元醫藥回復稱,公司已于2024年9月2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同意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注冊的批復》(證監許可[2024]1289號)。公司董事會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上述批復文件的要求,在公司股東大會的授權范圍內辦理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相關事宜。具體可詳見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披露的《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注冊批復的公告》(公告編號:2024-064)。公司將根據可轉債事項的進展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關注公司后續相關公告。
而就《生物安全法案》對公司的影響而言,公司表示不具備任何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條件:公司無人類基因組學業務,也無任何收集人類基因組數據的行為,更無法案提及的政治行為。公司在美國的業務主要涉及前端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合作對象為科研機構和部分工業級客戶,研究方向包含抗腫瘤、抗病毒等,致力于共同為人類健康做貢獻,相關方向符合美國生物技術的發展,目前并不受美國限制。因此,公司業務不受此次美國生物法案的影響。
近年來,公司業務規模持續維持快速增長趨勢,應收賬款隨之增長,公司已加大各個業務板塊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復雜多變的影響,下游客戶的回款進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2024年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0.56億元,同比上升19.82%;歸母凈利潤7040.77萬元,同比下降25.77%;扣非凈利潤6649.58萬元,同比下降22.34%;負債率39.56%,投資收益-524.52萬元,財務費用1357.43萬元,毛利率45.37%。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