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節后頭一天(10月8日),CRO板塊走強,截至11:24分,其中益諾思20%漲停,皓元醫藥、美迪西漲超19%,康龍化成漲超17%,此外,陽光諾和等也漲超10%。
消息面上,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納入NDAA。交銀國際認為,這意味著生物安全法案立法進一步被推遲,年內單獨立法的可能性下降,同時S.3558號法案新版未納入藥明生物,根據美國立法流程,該行認為其他被提及的公司也有最終被除名的可能。考慮到美聯儲正式啟動降息、行業訂單邊際改善,預計頭部CXO的投資情緒將邊際回暖,但進一步估值修復或許需要更多業績復蘇的能見度。
民生證券也指出,生物安全法案未納入參議院2025NDAA,夾帶立法途徑失效,單獨立法方面H.R.8333將進入參議院程序,2024年參議院工作日還有6周,關注參議院排期和投票進程;美聯儲降息50bp,biotech融資端有望延續上半年改善趨勢,以海外客戶為主要訂單和收入貢獻的CXO頭部有望進一步回暖。
同時,多家券商研報認為,在多方政策利好預期下,創新藥上漲行情還將持續。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頭次降息。有券商研報認為,在降息預期下,全球流動性趨于好轉,港股市場有望受到提振,行業配置上關注包括受益于低估值優勢和流動性改善的醫療保健行業。
9月11日,《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該文件被稱為保險業新“國十條”,其中提到“豐富商業醫療保險產品形式??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應用納入保障范圍”。方正證券研報認為,隨著新“國十條”落地,多層次醫療保障支付體系有望進一步完善,緩解醫保壓力,增強我國健康保障的全面性和深度,同時促進創新藥械發展。
此外,今年醫保談判預計將于10月底11月初進行,結果預計將于11月公布,有券商指出,若國談藥品降價幅度較往年更溫和,將有助于進一步提振創新藥板塊行情。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細分來看,上半年多家Biotech公司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基于BD、產品銷售增長;上半年頭部制藥公司逐步走出仿制藥集采影響,大力推動創新產品國內放量,疊加出海授權的收益,形成明顯的增長曲線,實現營收和利潤的雙豐收;上半年,國家藥監局批準了44款新藥在中國首次獲批上市,其中1類創新藥有2款,國產創新藥上市數量有望創新高,未來兩年是創新藥產品周期集中兌現收入的階段,國產創新藥有望迎來新產業周期。
西南證券分析師表示看好四季度醫藥板塊行情,可重點關注三大主線:其一,紅利板塊,包括高股息OTC個股;國企改革預期相關板塊。其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機及呼吸道檢測產品、手套、冠脈支架等;創新藥等出海。其三,院內醫療剛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藥、胰島素、IVD、電生理等領域;消費醫療屬性品種以及上游等板塊,中長期值得跟蹤。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