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以往,國內開發的新藥在國際上競爭力較弱,只能在國內競爭,近年來,隨著國內創新藥企業研發實力的提升,以及BD交易熱改變了這種局面。BD交易也為國內藥企帶來了現金流,助力其加速創新藥轉型,并積極拓展全球市場。
近期消息,跨國藥企頻繁掃貨國產創新藥。例如,10月9日,百奧泰宣布與Gedeon Richter Plc.就BAT2206(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達成授權許可及生產、供貨和商業化協議。根據協議,百奧泰將該注射液在歐盟、英國、瑞士、澳大利亞及其他部分歐洲國家市場的商業化權益有償許可給Gedeon Richter Plc.。此次交易涉及的金額包括850萬美元的首付款、累計不超過1.01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凈銷售額的兩位數百分比作為收入分成。
此次雙方進行BD交易的BAT2206是百奧泰根據中國NMPA、美國FDA、歐洲EMA生物類似藥相關指導原則開發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是一款靶向白細胞介素IL-12和IL-23共有的p40亞基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10月8日,宜聯生物宣布與安進達成全球臨床研究和藥品供應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評估宜聯生物的靶向B7-H3抗體偶聯藥物YL201與安進的靶向DLL3和CD3的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蛋白(BiTE®)IMDELLTRA在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中的潛力。
據悉,YL201是一種靶向B7H3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基于宜聯生物的TMALIN®平臺開發。臨床I期的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展研究顯示,YL201在治療包括小細胞肺癌(SCLC)、鼻咽癌(NPC)和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內的多種實體瘤患者中,展現了明顯的抗腫瘤效果。
就在宜聯生物和安進宣布合作的前一日(10月7日),阿斯利康也與石藥集團達成授權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一款臨床前創新小分子脂蛋白(a) (Lp(a))抑制劑的開發。該藥物將用于開發新型降脂療法,以及用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單一療法或聯合療法。根據協議,石藥集團將獲得阿斯利康的1億美元首付款,此外還有≤3.7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和≤15.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該產品的年度銷售凈額計算的分層銷售提成。
.......
隨著國產創新藥產品頻繁出現在跨國藥企的交易中,意味著整個醫藥市場大規模BD交易競爭也在加劇,藥企爭奪戰一觸即發。
而隨著全球格局的變化,跨國藥企的戰略調整也在展開。其中,羅氏周三宣布,為了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中國本土的生產能力。羅氏2024年中度財報顯示,上半年來自美國的藥品銷售收入為118億瑞郎,同比增速為5%;而包含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業務營收49.64億瑞郎,其中中國市場的營收增速為14%。而在8月底,羅氏剛宣布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簽訂協議,首期投資30億元人民幣,用于擴大公司在蘇州的診斷產品生產基地。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