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隨著醫藥市場環境的改變,一些藥企為了可持續發展正加快做“減法”聚焦核心業務。日前,上海醫藥公告稱,基于對研發項目未來市場價值、業務協同及后續開發投入等因素的評估,決定終止I020、B006、B007(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癥)、I008以及BCD-100(宮頸癌適應癥)這5個研發項目的臨床試驗及后續開發。
從按下“暫停鍵”的5個研發項目進度來看,I020、B006及B007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I008和BCD-100分別處于II期和III期,5個項目累計研發投入約2.57億元。
不過,上海醫藥方面表示,以上研發投入已全部費用化并計入相應會計期間損益,本次終止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上海醫藥今年以來頭次砍管線,今年的5月、6月,上海醫藥累計公告終止I010、B002、B003、B001、B001-A、I022(聯合用藥、乳腺癌一線治療)、I022-K共7個研發項目,合計研發投入約4.37億元。
不斷做“減法”的背后,是公司面對當前大環境的應對之策,也是為了更好地聚焦優勢領域。2024年上半年,上海醫藥研發投入14.04億元,同比增長15.26%,占工業銷售的11.03%。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海醫藥有64項新藥管線獲批臨床及進入后續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創新藥50項(含美國臨床II期3項)。
在創新藥管線中,上海醫藥已有多項提交pre-NDA、上市申請或處于關鍵性研究及臨床III期階段。
公司自研的I001片(即SPH3127;化學藥品1類)是新一代口服非肽類小分子腎素抑制劑,目前已有3個適應癥處于臨床試驗中后階段。其中針對高血壓適應癥的NDA上市申請根據CDE的要求于2024年4月重新提交資料后收到CDE受理通知并恢復審評,SPH3127
原料藥資料仍使用原受理號與制劑關聯審評,未來有望為廣大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提供更豐富的治療手段。中國降血壓用藥市場需求大,數據顯示,2024年1-6月中國醫院處方降血壓類化學藥物總計銷售金額為135.2億元人民幣。
此外,上海醫藥旗下8家主要直管中藥企業上半年實現工業收入合計51.92億元。公司表示將緊抓中藥行業發展機遇,繼續挖掘自身優勢資源,以中藥研究所為核心平臺,開展循證醫學研究,持續推進中藥大品種和大品牌戰略。
報告期內,胡慶余堂藥業的胃復春膠囊和大補陰丸(濃縮丸)及正大青春寶的冠心寧片、參麥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5個產品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首批“浙產中藥”品牌。同時,公司積極推進中藥集中采購工作,完成21場
中藥材集采目錄品種的集中采購,涉及19個目錄品種53個規格,總計采購中藥材原料1,800多噸,節約采購成本約980多萬元。
2024年中報顯示,上海醫藥主營收入1394.13億元,同比上升5.14%;歸母凈利潤29.42億元,同比上升12.72%。其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上半年,醫藥工業實現收入127.34億元,同比下降13.37%;醫藥商業實現收入1266.79億元,同比增長7.45%。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