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10月17日消息,來凱醫藥-B午后股價異動,一度飆漲超36%至8.41港元,股價創今年4月16日以來逾半年新高。
消息面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印發《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主要內容涉及肥胖癥的病因學,肥胖癥的流行病學,肥胖癥的定義、診斷標準、分型、分期及相關疾病,肥胖癥的評估,及肥胖癥的治療原則等。這是國內頭部肥胖多學科診療的指南,將有利于規范我國肥胖癥臨床診療,提高醫療機構肥胖癥診療同質化水平,提升肥胖癥治療效果,改善長期預后。
此外,來凱醫藥近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LAE102(ActRIIA單克隆抗體)針對超重/肥胖在中國開展的I期臨床試驗取得重大進展:單次劑量遞增(SAD)研究的皮下注射(SC)部分已啟動。
據介紹,LAE102是來凱醫藥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一種單克隆抗體,已獲得中國和美國針對肥胖適應癥的新藥臨床試驗(IND)批準,I期臨床研究正在全速推進。
就肥胖癥治療藥物所在的市場前景來看,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習慣的變化,肥胖或體重超重的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在中國,有數據預計,2030年我國超重及肥胖人數將達到2.65億人。
未來隨著國內肥胖或體重超重的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減肥用藥物市場規模將隨之擴大。巴克萊銀行曾預計,到2030年,全球減重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但現在這一規模有望增至1500億美元。國內“胖人”市場將達數億規模。另根據中信證券研報測算,2030年我國減肥用GLP-1受體激動劑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83億元。另據高盛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肥胖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美元。在中國,減肥藥物的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149億元。
由于市場規模龐大,海內眾多藥企爭相入局,“減肥藥”概念熱度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7家企業GLP-1 RA已上市或進入3期臨床階段。另根據華創證券研報,眾多國內藥企開發了GLP-1藥品的仿制藥與創新藥,在創新藥方面,包括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甘李藥業、華東醫藥、博瑞醫藥、凱因科技等多家企業布局了相關產品。其中,華東醫藥圍繞GLP-1靶點,已構筑了全面和差異化的產品管線,包括口服、注射劑在內的長效及多靶點全球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包括已上市的利拉魯肽注射液,在研的產品包括生物類似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全球創新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HDM1002、雙靶點激動劑HDM1005及SCO-094、長效三靶點激動劑DR10624等多款產品,華東醫藥已實現單靶點、雙靶點、三靶點、口服小分子的GLP-1全面布局。
有券商近日發布報告表示,2024年以來,針對創新藥領域,多項利好政策陸續出臺。新政策分別從支付端、融資端、審評端、考核端等多個維度全鏈條助推創新藥的商業化以及研發,彰顯部分省份對創新藥物全鏈條支持的高度重視。該行看好院內政策支持(創新藥械、設備更新)、人民群眾需求擴容(血制品、家用醫療器械、減肥藥產業鏈)、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聯檢)三大方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