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舉辦,據悉,本屆進博會參展匯聚的世界前500企業和行業頭部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這其中不乏復星醫藥等醫藥類企業將攜重磅產品亮相。
據了解,復星醫藥今年將第七次參加進博會,其將展示多款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產品,覆蓋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治療領域,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創新診療解決方案。
其中,公司的部分核心產品包括中國頭款獲批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已在中國獲批的Ion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以及達芬奇手術
機器人等。
資料顯示,奕凱達已經連續第7年參展,每次參展都在更新淋巴瘤治療領域“可及可愈”的新進展。該藥是國內頭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目前已經有兩個適應證獲批。超過110款城市惠民保、超過80款商業保險為更多患者暢通創新支付路徑;全國28個省區市170家奕凱達®高標準治療中心,治療超過900位淋巴瘤患者。
Ion 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是一種用于肺部微創診療的機器人平臺,主要用于肺部結節的診療,對肺癌早診早治有重大意義。 Ion系統于2022年底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于2024年3月獲得批準上市,并于9月6日在上海市胸科醫院完成首臺商業裝機,截止第二季度,Ion在全球達成680次落地應用,12萬次手術量,在海外各地區的醫院和患者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并通過研究證明了其積極影響。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則是一種胸腹腔內窺鏡手術控制平臺,幫助外科醫生進行復雜、微創的
外科手術。該機器人由美國直觀醫療研發,2023年由直觀復星本土化生產制造,應用于泌尿、婦科、普外、胸外及小兒外科。相較于傳統腹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能為主刀醫生呈現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高清影像,實現更精細的手術操作。據悉,今年3月,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實施省內頭例雙乳內動脈全動脈化多支冠狀動脈搭橋術。,借助該產品,手術醫生僅通過患者肋間的三個微創孔道和一個6cm左右的微創切口,實現了不開胸微創治療冠心病。
公開資料顯示,復星醫藥是一家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在生物醫藥領域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積極開展醫藥創新研發。
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不含新冠相關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31%。核心制藥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46.77億元。其中,創新藥品收入超37億元,保持穩健增長。此外,歸母凈利潤為12.25億元,較去年同報告期歸母凈利潤減少5.53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31.09%。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