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截至目前,CXO(醫藥外包)公司2024年三季報均已披露,整體來看,前三季度,CXO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頭部公司中,藥明康德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277.02億元,同比下降6.23%;凈利潤65.33億元,同比下降19.11%。其中,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93億元,同比下降17.0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公司及所處行業一直飽受美國擬議生物安全法不確定性影響,而藥明康德的在手訂單在三季度末再創新高至438.2億元,公司在維持超過6000家龐大活躍的客戶基礎上,公司前三季度新增客戶超過800家。
康龍化成10月底發布2024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8.17億元,同比增長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2億元,同比增長24.82%。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13億元,同比增長10.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8億元,同比下降12.62%。
凱萊英同在10月底披露三季報,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下降35.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億元,同比下降67.8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43億元,同比下降18.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下降59.68%。
泰格醫藥10月30日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約50.68億元,同比減少10.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13億元,同比減少56.7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17.09億元,同比下降11.9%;歸母凈利潤3.21億元,同比下降34.7%;扣非歸母凈利潤2.52億元,同比下降37.8%;EPS為0.3706元,同比下降34.2%。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CXO公司以外,美迪西、昭衍新藥等CXO公司的業績波動更為突出。
其中,美迪西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8.02億元,同比減少32.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29億元。該公司的業績自2023年第三季度頭次出現虧損后,一直維持單季度虧損狀態至今。
昭衍新藥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35億元,同比減少15.87%;歸母凈利潤虧損約7031萬元。2024年一季度,昭衍新藥凈利潤虧損超2.7億元,而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盈利。
對于醫藥外包行業,目前券商普遍持比較樂觀看法。例如,招銀國際表示,第三季度,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等以海外CDMO業務為主的企業持續受益于海外研發需求復蘇,新訂單快速增長。該行認為,生物安全法案在年內單獨立法完成的窗口期非常有限。雖然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國眾議院獲得通過,但是民主黨議員有49%未投贊成票,其中包括36%的反對票。預計《生物安全法案》在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將面臨更大的阻力。降息環境下全球生物醫藥融資將反彈,帶動CXO需求復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