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中藥企業康緣藥業公告,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2.7億元人民幣收購中新醫藥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康緣藥業的控股股東康緣集團將持有中新醫藥70%的股權,南京康竹(康緣集團全資子公司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持有剩余的30%股權。
此舉被業內視為康緣藥業瞄準減肥藥賽道發力的舉措。資料顯示,康緣藥業擬收購的中新醫藥是以創新生物藥研發為主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于基因工程生物藥的I類新藥的研發,包括重組人細胞因子、融合蛋白以及單克隆抗體等藥物。其核心技術緊緊圍繞創新生物藥的分子設計以及功能實現:包括新藥分子發現、新型分子設計、穩定可放大細胞株構建、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創新研究、細胞培養/蛋白純化/制劑工藝開發及優化等,均居行業靠前水平。
聚焦領域包括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疾病以及代謝性疾病。目前,中新醫藥已有四款創新藥進入臨床研究,其中一款進入臨床II期、三款進入臨床I期,分別為神經損傷修復以及降糖/減重類生物藥。中新醫藥具備完整的自有新藥研發平臺,平臺是由分子發現與設計、細胞工程、生物制程、生物大分子質量表征以及生物評價等多學科配合組成的有機整體,貫穿新藥研發始終,可以高效、快速、完整、獨立完成新藥研發的全過程。
對于此次收購的目的,康緣藥業在公告中表示,此舉旨在豐富公司生物藥研發管線,完善產品矩陣,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物制藥創新研發平臺,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康緣藥業認為,未來可憑借上市公司的平臺、資源、資金及銷售渠道對中新醫藥持續賦能,并在未來適當的時機將中新醫藥的研發團隊、管線及平臺整體納入上市公司,實現一體化管理,加快推進研發成果產業化、產品商業化。
就減肥藥市場前景來看,我國肥胖患者數量眾多,帶來的藥物需求龐大。數據顯示,中國的超重及肥胖藥物市場規模預期將由2022年的人民幣13億元擴大至2032年的人民幣4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3.7%。其中,預期GLP-1的增長將較其他藥物類別更為迅猛,預計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人民幣4億元增加至2032年的人民幣4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9.22%。
當前我國用于減重適應癥的GLP-1僅有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生物類似藥和仁會生物的短效貝那魯肽獲批上市,其次為信達生物和禮來聯合開發的瑪仕度肽已于今年2月向NMPA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國內頭個獲批的雙靶點長效減重GLP-1藥物。
總體而言,我國GLP-1藥物在減重領域處于初期階段,競爭格局尚未建立,受2023年海外GLP1減重藥物火爆的影響,在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減重適應癥國內均處于NDA的情況下,國內藥企有望突圍、搶得先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