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達到9761億元人民幣,今年將朝著萬億級邁進。在此背景下,眾多外資藥械企業看好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計劃,紛紛在此投資布局。
例如在10月24日,2024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北京論壇正式開幕。論壇開幕式現場發布了8家外資醫藥企業將在京新設研發和創新項目的情況。
其中,輝瑞北京研發中心將落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北京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輝瑞北京研發中心將推動在京臨床試驗與全球同步,開展腫瘤等領域新產品研發。
丹納赫將在京新設研發和創新項目的情況。 丹納赫北方創新中心將圍繞合成生物制造等新興領域,搭建合成生物制造技術創新平臺及高端質譜檢測平臺,服務生命科學上下游產業發展,并進一步建立國際水平靠前的工藝開發、轉化孵化平臺。
滬亞生物將在經開區設立中國總部,為全市頭個專注創新藥出海的國際化平臺,將助力本土企業走向國際,同時引入心血管等新藥在京研發和注冊,與高校院所、初創企業等開展合作,加速早期創新品種研發。
此前于2021年在經開區建成中國北部總部的阿斯利康,將在經開區新設全球研發北京中心,作為阿斯利康在華僅有的罕見病藥物研究機構,將拓展早期臨床研發布局,引入罕見病、腫瘤及心血管等領域產品管線,加大在京早期原創技術項目投資及合作,強化與在京第三方服務平臺合作,推動項目加快轉化落地。
禮來在經開區新設中國醫學創新中心,支持全球藥品同步研發與注冊評審,聚焦阿爾茲海默癥、糖尿病、減重等疾病,加快開發突破性治療創新藥,此外還將在京設立美國本土以外頭家創新孵化器。。
拜耳將在經開區新設在華頭個開放創新中心,搭建全球的概念驗證平臺及臨床試驗信息數據運營平臺,在心血管疾病、腫瘤等領域持續引入創新藥,在女性健康和眼科疾病領域推進創新解決方案。
默沙東新設默沙東研發中國創新合作中心將通過提供技術等支持助力本土早期創新成果轉化,將通過投資臨床階段的優質項目,加速產品全球注冊上市。未來,該中心還將依托默沙東渠道優勢和全球影響力,通過共同開發等方式支持本土創新產品進入全球市場。
美敦力作為國際醫療器械頭部,將在亦莊設立中國頭個數字化服務創新基地,研發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解決方案,聚焦心血管、微創外科、神經外科等領域建設醫療培訓中心。
據悉,截至目前,北京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092家,規模以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9家,上市企業23家。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