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在創新藥授權合作的熱潮中,雙抗藥物成為焦點。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以來(截至11月14日),中國創新藥相關的授權合作案例中,至少有13項合作針對雙抗新藥,合作總金額超過了120億美元。
如默沙東與禮新醫藥11月14日宣布,默沙東已協議獲得禮新醫藥新型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根據協議條款,禮新醫藥將獲得5.88億美元的首付款。基于LM-299多項適應證的技術轉讓、開發、獲批和商業化進展,禮新醫藥還將獲得最高2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資料顯示,LM-299是一種所謂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抗癌癥。該藥物目前正在中國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11月13日,普米斯生物宣布與BioNTech達成股權收購協議。根據協議,BioNTech將以8億美元預付款收購普米斯100%已發行股本。此外,BioNTech將在普米斯達到雙方約定的里程碑條件時,額外支付最高1.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該交易預計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
本次交易完成后,BioNTech將獲得普米斯生物候選藥物管線及其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開發平臺的全部權利。
11 月 12 日,東陽光藥與 Apollo Therapeutics Group Limited(以下簡稱 Apollo)宣布就東陽光藥自主研發的 HEC88473 項目達成授權許可協議。根據協議的條款,東陽光藥有望在協議的有效期內收取最高 9.38 億美元的款項,其中包括 1,200 萬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 9.26 億美元的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
資料顯示,EC88473(APL-18881)是目前全球范圍內臨床開發進展快的 FGF21/ GLP-1 雙受體激動劑,針對 2 型糖尿病的適應癥的開發在中國正處于臨床 II 期。
此外,根據梳理,葛蘭素史克(GSK)8.5億美元從恩沐生物(Chimagen Biosciences)收購CMG1A46,這是一種處于臨床階段的CD19和CD20靶向TCE分子。GSK計劃開發和商業化CMG1A46用于B細胞驅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腎炎,并有可能擴展到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岸邁生物與Vignette Bio雙方就開發靶向BCMA/CD3雙抗EMB-06達成戰略合作。EMB-06是利用岸邁生物T細胞接合平臺開發的分子,為靶向BCMA的TCE分子,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上的評估中已經展現出了前景可期的臨床藥效。岸邁生物將獲得6.35億美元的回報。
默沙東與同潤生物達成協議,默沙東將通過子公司收購用于治療B細胞相關疾病的新型在研臨床階段雙特異性抗體CN201。CN201目前處于1期和1b/2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同潤生物將獲得7億美元的現金首付款,以及基于CN201的開發和獲批相關進展獲得最高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宜明昂科和與Instil Bio達成協議,Instil Bio公司將獲得宜明昂科專有的PD-L1xVEGF雙特異性抗體IMM2510以及下一代CTLA-4抗體IMM27M在大中華區以外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宜明昂科將保留在大中華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同時將獲得高達5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及潛在近期付款,并將在達成若干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時,有望收取總計超過2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