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72家中藥類上市公司(不含港股)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中藥企業有50家,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有46家。其中,啟迪藥業、益佰制藥等凈利潤降幅超過100%,同比由盈轉虧;嘉應制藥、步長制藥、生物谷、恩威醫藥、以嶺藥業、紅日藥業、沃華醫藥、粵萬年青等凈利潤降幅超過50%。
分析人士表示,對于2024年前三季度中藥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包括中成藥集采、
中藥材價格波動大、中醫院陸續開始實行DRG/DIP(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政策。
從集采方面來看,目前全國中成藥集采已經進行到第3批。業內表示,中成藥集采對相關企業的影響不盡相同,對不同規模企業、不同產品之間影響的區別也很大。但集采風暴將加速行業洗牌,推動中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療效。過去依靠獨家品種或市場壟斷地位獲取高額利潤的模式,也正在被打破。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或許能夠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未來,能夠真正在市場中立足的,將是那些不斷創新、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企業。
另有市場人士也認為,即便未來中成藥集采持續“擴面”,OTC產業加速洗牌,部分頭部中藥企業憑借品牌、渠道等優勢,仍有望受益。
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對中成藥業績帶來壓力。如片仔癀表示,受到中藥材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尤其是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黃等核心原料的價格持續走高,對公司的成本產生了較大壓力。步長制藥針對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4.71%和66.18%,解釋稱,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產品因醫保受限或被部分省份納入重點監控目錄使得銷售規模下降、主要產品中藥材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以及本期政府補助比上年同期減少等。
據悉,今年以來,中藥材市場一直高位波動,如某平臺中藥材綜合200指數顯示,其從2023年12月31日的3340.19高點位一路上漲,在今年7月一度達到3575.01的高點。
但是業內人士表示,影響中藥企業2024年業績的更主要的因素是中醫院陸續開始實行按病種付費政策。據悉,各地中醫院陸續開始試點和實行DRG政策,目前其對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如早在2022年7月,上海市醫保局、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等就印發了《關于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工作的通知》,22家中醫醫療機構頭批試點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2023年以來,也有一批中醫院陸續開始實施DRG/DIP政策。業內表示,DRG改革普遍降低了中醫院住院患者的次均住院費用、藥費和耗材類費用。隨著實行DRG政策的中醫院數量增多,以院內市場為主要銷售對象的中藥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經營挑戰。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