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據業內統計,昨日(2024年11月22日)共披露21起投融資事件,涉及12家國內企業,9家國外企業,融資總額約110.04億元。其中,醫療健康領域共披露3起投融資事件,涉及2家國內企業,1家國外企業,融資總額約9.03億元。
國內2家醫療健康企業分別是邦耀生物和恩凱賽藥,兩家藥企均計劃通過融資加速推進在研產品管線的研發。
其中,邦耀生物宣布完成近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石藥基金領投,貝達基金等機構跟投。獲得本輪融資后,邦耀生物將全面推進多管線產品的臨床轉化與上市進程,加速產品管線的全球化研發布局,為全球遺傳疾病、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患者帶去希望。
公開資料顯示,邦耀生物聚焦于基因和細胞治療。此前,公司開發的“靶向CD19非病毒PD1定點整合CAR-T細胞注射液”(管線代號:BRL-203)的臨床試驗申請(IND)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準,適應證為“中度或重度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這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可導致腎臟、心血管、肺、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眼部等多器官、組織的損傷 ,并顯著增高患者失去生命的風險。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的患病率約為30~70/10萬,男女患病比為1∶10~12。根據《中國狼瘡性腎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人群發病率為30.13~70.41/10萬人,對應患者人數達到42.2萬至98.6萬人。
恩凱賽藥則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生制藥領投,張科禾潤、易津資本等跟投。本輪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加速推進恩凱賽藥在研產品管線的研發和臨床試驗進程。
資料顯示,恩凱賽藥專注于以NK細胞為基礎的創新細胞藥物技術研發和生產,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更有效和安全的精準免疫治療手段。據介紹,NK細胞將大大彌補CAR-T細胞療法的不足,合成NK細胞(SnyNK™)有潛力突破CAR的藥靶局限,實現精準化、多能化、智能化、可控化,并有望向自體免疫疾病和老年退行性疾病進軍。并且從產品生產的角度來看,NK細胞產品可批量化進行,降低生產成本,價格也會更親民,未來在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前景被看好。
就在研產品管線來看,2024年,恩凱賽藥已有2個NK細胞產品先后分別獲得美國FDA和中國CDE臨床試驗(IND)許可。恩凱賽藥已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轉型,以及從臨床前到臨床的飛躍。公司將于今年底啟動上述產品I期臨床試驗。同時,在非腫瘤領域,也有多個IIT項目正在進行。
可以發現,上述兩家藥企都屬于細胞免疫治療賽道,就該市場前景來看,有數據統計,我國細胞治療市場規模將由2021年的33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584億元,CAGR高達53%,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