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11月21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默沙東的Belzutifan片(貝組替凡片)獲批上市,適應癥為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關腎細胞癌(RCC)、中樞神經系統(CNS)血管母細胞瘤或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
Belzutifan是一款小分子缺氧誘導因子2α(HIF-2α)抑制劑,可以減少與細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腫瘤生長相關的HIF-2α靶基因的轉錄和表達。Belzutifan的臨床數據充分展示了其作為HIF-2α抑制劑的顯著療效和安全性。在臨床試驗中,針對罹患VHL相關性腎細胞癌、中樞神經系統血管母細胞瘤或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者,Belzutifan展現出了治療成效。
資料顯示, HIF-2α抑制劑的作用機制主要在于抑制HIF-2α的轉錄和表達,從而阻斷其與下游靶基因的相互作用,減少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HIF-2α在腎臟、肺和心臟等特定器官中表達,與HIF-1α相比,其調節的靶基因具有一定重疊性,但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發揮截然相反的作用。HIF-2α的過度表達往往與多種惡性腫瘤的進展密切相關,特別是在腎細胞癌中,約90%的透明細胞RCC腫瘤中存在VHL基因的失活,導致HIF-2α的積累。
默沙東的Belzutifan作為HIF-2α抑制劑,在聯合卡博替尼治療晚期ccRCC研究中,疾病控制率(CR+PR+SD)為92.7%。
業內表示,Belzutifan市場需求巨大。其中VHL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每3.6萬人中就有1人患病。VHL患者不僅有罹患良性血管腫瘤的風險,也有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包括腎細胞癌。腎癌是泌尿系統中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數量眾多,默沙東的Belzutifan作為HIF-2α抑制劑,市場價值不言而喻。
業內表示,隨著Belzutifan在中國的獲批上市,其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因為中國作為全球大型醫藥市場之一,對于抗腫瘤新藥的需求日益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Belzutifan的銷售額達到2.18億美元,增長率高達77.2%。據悉,作為一款創新藥物,Belzutifan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定價權。根據相關數據表明,部分地區該藥物40mg規格的零售價格在12-21萬人民幣之間,這為其銷售額的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在同類競品方面,目前市場上尚無其他HIF-2α抑制劑獲批上市。不過根據梳理,當前已有多個藥物處于研發階段。其中國外市場,諾華制藥的DFF332、NiKang Therapeutics Inc的NKT-2152(與上海翰森合作開發)、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 Inc的ARO-HIF2(基因療法)以及Arcus Biosciences Inc公司的AB-521等均在研發階段。
在中國市場,貝達藥業的BPI-452080是一款受關注的HIF-2α抑制劑。據悉,11月20日貝達藥業公告,BPI-452080片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NMPA受理。資料顯示,BPI-452080片是一種創新、口服的小分子HIF-2α抑制劑,擬用于VHL綜合征相關腫瘤和實體瘤。
業內表示,隨著更多藥物取得新研發進展,HIF-2α抑制劑的市場格局將進一步豐富,同時也有望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