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我國醫藥工業正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有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我國國產創新藥數量和質量齊升,共有113個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是“十三五”獲批新藥數量的2.8倍,市場規模達1000億元。業內表示,創新藥作為醫藥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重要的臨床意義,推薦恒瑞醫藥、諾誠健華、信立泰、復星醫藥、君實生物等。
其中,恒瑞醫藥堅定創新發展戰略,大幅度加碼創新研發,累計研發投入已超400億元,在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下,公司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已手握17款1類創新藥。此外,恒瑞醫藥的在研管線也儲備充足,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300余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據悉,恒瑞醫藥在深耕傳統優勢的腫瘤領域的同時,還全面布局非腫瘤領域,實現了對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疾病、血液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的廣泛覆蓋,持續構建和精進具有競爭力的研發管線,打造長期發展的多元化戰略支柱。
諾誠健華已構建從源頭創新、臨床開發、商業化到生產全產業鏈平臺。公司產品線涵蓋奧布替尼、ICP-192、ICP-723、ICP-332、ICP-189、ICP-490、Tafasitamab、ICP-105、ICP-033、ICP-488、ICP-248、ICP-B03、ICP-915、ICP-B02 等產品。諾誠健華未來將加強全產業鏈平臺建設,加速臨床開發,在中國及全球加速注冊臨床研究,預計在未來3—5年的時間,公司5—6款創新藥產品有望獲批上市,3—4款產品實現國際化。
信立泰積極布局創新轉型,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多款創新產品獲批上市并且進入醫保放量。其中,公司2024年以來的營收增長主要受益于阿利沙坦酯片和恩那度司他片兩大創新藥的銷售拉動。除了已上市產品外,信立泰還有不少研發管線儲備。機構認為,公司目前儲備豐富的產品管線,有望在未來的每年均有產品陸續IND,實現創新轉型。還有機構表示,隨著公司慢病產品逐個獲批,創新驅動力有望長期保持,后續小核酸、基因編輯等有望對公司在慢病領域競爭力進一步賦能,在良好競爭格局中形成領域覆蓋優勢。
復星醫藥持續推進資產結構優化,今年宣布私有化創新藥平臺復宏漢霖和全資收購細胞治療技術領域核心平臺復星凱特,進一步聚焦公司核心創新資產。此外,復星醫藥具有強大的研發和商業化能力,從數據來看,上半年,公司創新藥品收入超人民幣37億元。據悉,復星醫藥在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治療領域已研發及推出多款創新藥,其中包括中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生物類似藥漢曲優(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用于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靶向PD-1單抗藥品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等。
君實生物目前擁有包括特瑞普利單抗、阿達木單抗、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在內的4款實現商業化銷售的創新藥。其中,特瑞普利單抗在國內已有10項適應癥獲NMPA批準上市,覆蓋肺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食管鱗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在全球,特瑞普利單抗已在美國、東南亞及歐洲等地開展了覆蓋超過15個適應癥的40多項由君實生物發起的臨床研究。此外,君實生物整體擁有近30項推進臨床試驗的在研產品,并有超過20項處于臨床前階段。
近年來,國內創新藥實現快速發展,今年以來,創新藥更是備受關注,包括國家層面,以及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各地政府都相繼出臺支持創新藥全產業鏈發展的文件,上海與北京兩地也獲批成為開展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的試點城市。在此背景下,創新藥企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也承載著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