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我國創新藥在全球競爭格局中逐步展露出優勢。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創新藥企業對外授權交易共73筆,總金額達到336億美元,首付款總額為25.9億美元。第四季度以來,國內醫藥企業出海仍然活躍。
如近日,康諾亞宣布與 Platina Medicines Ltd(PML)簽訂了獨家許可協議,授予 PML 在全球(除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中國臺灣地區外)開發、生產及商業化 CM336 的獨家權利。這是康諾亞繼7月與Belenos Biosciences 交易之后,在2024年達成的第2個NewCo項目。根據協議,康諾亞將獲得1600萬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同時還會得到Ouro Medicines,LLC的少數股權作為對價的一部分。在達成一系列臨床、監管及商業里程碑后,康諾亞最多可收取6.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并且有權從PML獲取CM336及相關產品銷售凈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
博奧信生物宣布與Aclaris Therapeutics就BSI-045B和BSI-502 達成全球(除大中華區外)獨家授權協議。根據協議條款,博奧信將獲得超過4000萬美元的現金付款,作為首付款以及承擔部分開發成本和藥物產品材料費用。博奧信還將獲得Aclaris Therapeutics 19.9%的股權。此外,博奧信還可收到超過9億美元的研發及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單位數比例的銷售分成。
東陽光長江藥業稱,其控股股東廣東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陽光藥”)與Apollo Therapeutics Group Limited就開發及商業化HEC88473項目(一種FGF21/GLP-1雙受體激動劑)達成授權許可協議。根據協議條款,該項授權許可的首付款為1200萬美元。東陽光藥有望在協議的有效期內收取最高9.38億美元的款項,除首付款外,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最高有望達9.26億美元。
業內表示,隨著中國創新藥自主研發實力顯著增強,創新藥產業出海步伐明顯加快,小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創新藥出海取得實質性進展,創新藥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實力更強、動力更足、空間更廣。
但是有人士也指出,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國創新藥出海的起步晚、底子薄,面臨的挑戰日趨復雜嚴峻。中國創新藥產業國際化的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各級政府、產業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對于推動醫藥產業國際化,有人士提出,要加強國際合作,提高產品質量,提升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并建議發改、工信、商務、衛健、藥監等相關部門加強聯動,強化藥品監管國際合作,企業則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目標市場、出海模式和合作伙伴。
對于企業方面,有人士指出,具備差異優勢的創新藥將凸顯其在全球醫藥市場的價值,也更易獲得出海機會。另有人士也表示,可填補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空缺的高質量產品,對外許可和國際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做好源頭創新。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