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有機構表示,醫藥行業需求依然強勁,行業的結構性機會非常明顯。并表示,基于目前醫藥生物行業發展趨勢,可以關注在創新藥研發前沿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并能進行出海BD的公司,如和譽醫藥、亞盛醫藥、科濟藥業、康方生物。
資料顯示,和譽醫藥是一家創新藥研發公司,專注于腫瘤新藥研發,以小分子腫瘤精準治療和小分子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為核心,致力于開發新穎及高潛力藥物靶點的潛在創新藥物。公司已擁有由16種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管線,全面涵蓋腫瘤精準治療領域以及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近日,和譽發布公告,公司附屬和譽醫藥宣布已完成“一項評估ABSK043聯合伏美替尼治療 EGFR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開放性臨床研究的頭例患者給藥。ABSK043是由和譽醫藥自主研發的一款口服生物利用度好、高選擇性、高活性的小分子PD-L1 抑制劑,目前正在開發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
據悉,BD已經成為和譽醫藥的商業化策略之一。公司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而對于半年度業績增長原因,和譽醫藥解釋稱,除了透過提高業務營運效率來改善成本控制外,總收入的增長及扭虧為盈亦主要歸因于Pimicotinib(ABSK021)的對外許可協議及與默克公司的首付款項7000萬美元(人民幣4.97億元),對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作出重大貢獻。
而與默克達成合作,并非和譽醫藥首次通過BD為公司輸血。早于2023年3月,和譽醫藥還與艾力斯就ABK3376(下一代EGFR-TKI)達成授權合作。年報顯示,2023年,和譽醫藥在該項合作中錄得一次性授權收入1906萬元。
而亞盛醫藥作為一家擁有潛力產品的公司,一直瞄準全球市場。2024年,亞盛與武田的合作打破了biotech企業融資困境,簽署的獨家選擇權協議為亞盛帶來可觀的資金支持,并為未來的全球銷售奠定了基礎,據悉,該協議總價達13億美元。與此同時,亞盛還計劃通過赴美上市,進一步提升資金實力和市場影響力,推進其全球戰略布局。
業內表示,當前,亞盛醫藥的成熟產品管線和強勁的研發實力正符合全球生物醫藥投資的偏好。憑借充足的現金流和不斷擴展的研發管線,亞盛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可持續增長,釋放其內在價值。
據悉,亞盛醫藥近日公布,其自主研發的新型選擇性Bcl-2抑制劑APG-257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獲CDE受理,并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用于治療難治或復發性(r/r)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此外,公司在研的APG-115、APG-2449和APG-5918等產品線也在穩步推進中。伴隨著核心產品的持續研發和臨床進展,亞盛醫藥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將進一步增強。
科濟藥業,主要專注于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的創新CAR-T細胞療法,公司建立了從靶點發現、創新型CAR-T細胞研制、臨床試驗到商業規模生產的CAR-T細胞研究與開發平臺。
據悉,近日科濟藥業公布,公司的CT0590(一種靶向BCMA的同種異體CAR-T細胞候選產品)、CT071(一種靶向G蛋白偶聯受體C組5成員D(GPRC5D)的自體CAR-T 細胞候選產品)和賽愷澤® (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產品編號:CT053,一種靶向 BCMA的自體CAR-T細胞產品)的更新結果已在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進行報告。
對于康方生物,業內表示,資本市場看好其前景的主要支點在于公司的產品管線。據悉,截至目前,康方生物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產品有4款,分別為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商品名:開坦尼)、PD-1單抗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PD-1/VEGF雙抗依沃西(商品名:依達方)、PCSK9單抗伊努西(商品名:伊喜寧)。
此外,康方生物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新藥依沃西成為“頭對頭”單藥挑戰K藥成功的藥物。有機構表示,在一線肺癌適應癥中,依沃西頭對頭K藥達到顯著的PFS優效,并在幾乎所有亞組中均達到強陽性,且安全性良好,表明依沃西已經充分展示出了下一代免疫基石藥物的潛質。另有機構認為,依沃西HARMONi-2數據遠勝預期,鑒于依沃西的強勁數據以及對安全的一致性,因此調整對公司的收入模型以反映海外收入貢獻,將公司今年虧損預測下調30%,明年虧損預測下降17%,對2026年盈利預測上調13%。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