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有機構表示,我國醫藥投融資環境有所好轉,不少企業經過數年打磨,已經能夠看到盈利的希望,醫藥行業正在逐步走出底部。
如再鼎醫藥表示,公司有望在2025年底前實現盈利。其隨著針對精神分裂癥藥物呫諾美林曲司氯銨(KarXT);針對胃癌處于臨床后期的FGFR2b靶向療法貝瑪妥珠單抗;針對宮頸癌組織因子(TF)ADC產品tivdak有望陸續獲批,未來幾年有信心實現每年約50%的收入增長,并在2028年實現20億美元的收入目標。
據悉,在今年第三季度,再鼎醫藥取得了強勁的商業化成果,并持續推進了創新藥管線。其中衛偉迦®的商業化上市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處于臨床后期的管線進展順利,如KarXT用于精神分裂癥的中國橋接研究在所有研究終點都取得了陽性結果,預計將在2025年初在中國提交上市許可申請;評估bemarituzumab用于胃癌的FORTITUDE-102研究已經完成患者入組;ZL-1310全球1期研究數據初步顯示了突破性的抗腫瘤活性,該產品是針對小細胞肺癌(SCLC)開發的具有潛力的靶向DLL3的ADC藥物。
而亞盛醫藥隨著頭個上市品種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的商業化快速推進,已經在今年年中實現頭次盈利。
亞盛醫藥表示,其已經與跨國制藥企業武田就耐立克簽署了一項獨家選擇權協議。一旦選擇權被行使,武田將獲得除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臺灣等地區外的開發及商業化耐立克的全球權利許可。未來,耐立克的全球商業化將進一步快速推進。后備管線方面,亞盛醫藥已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及加拿大開展40多項臨床試驗,企業在構建原研創新藥和商業化方面經驗逐漸成熟。
據悉,亞盛醫藥還快速推進上市品種的商業化。截至2024年6月30日,耐立克®的全國準入醫院和DTP藥房共達到670家,其中準入醫院數量較去年底增長達79%。繼去年11月新適應癥獲批至今年6月30日,耐立克®已獲20個省83個城市114個項目的重特大疾病補充保險或惠民保報銷,其中在河北省、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無錫、湖州、深圳、煙臺等20個省級或者地市被納入惠民保特殊藥品目錄。
展望2025年,有分析人士表示,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會和挑戰。盡管2024年醫藥板塊整體表現不佳,但有理由期待行業的轉機。
其中在創新技術和市場動態不斷變革的背景下,政策對創新藥的發展支持正不斷增強。如今年,《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為行業開足了馬力,促進了新藥研發的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至2025年,多個重磅國產創新藥物的獲批將可能成為行業的
催化劑,使得資本市場對醫藥行業的信心迅速恢復。
另有機構指出,2024年9月醫藥領域融資額增長明顯。隨著底部逐漸清晰,CXO、創新藥受此影響較大,隨著創新藥全鏈條支持政策出臺,醫藥行業有望迎來拐點。
而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23家A股創新藥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6.6%,為133.4億元,共實現歸母凈利潤-47.9億元,虧損同比收窄18.3%。從第三季度來看,實現歸母凈利潤-16.9億元,虧損同比收窄13%,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4%,為48.4億元。展望未來,隨著創新藥品種上市放量,板塊利潤虧損大幅收窄,預計創新藥企有望迎來扭虧為盈的密集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