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是TGF-β超家族成員,它在胎盤以及多種實體瘤中高水平表達,是腫瘤用來阻斷免疫系統的重要分子,這與GDF-15在胎兒-母體對胎盤同種異體抗原的耐受過程中所起的生理作用相吻合。此前的研究顯示,GDF-15的高表達,與癌癥患者的慢性惡心以及體重減輕有關,還有研究顯示,孕期嘔吐與胎兒產生的GDF-15有關。
業內稱,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作為治療腫瘤惡病質、心衰、增強PD-(L)1抗腫瘤藥效以及代謝類疾病的潛力靶點,已受到了國際制藥企業的廣泛關注。
據悉,針對GDF-15靶點,科興制藥的GB18項目,顯示出在治療腫瘤惡病質、心衰、增強PD-(L)1抗腫瘤藥效以及代謝類疾病方面的潛力,這標志著科興制藥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GB18采用納米抗體結構,與傳統抗體相比,納米抗體(Nbs)具有體積小、穩定性好、溶解性好、抗原結合親和力高、組織滲透性好、生產成本低等特點,是開發下一代生物藥的合適基石。
相關結果表明,GB18顯著阻斷了人、猴、小鼠不同種屬的GDF15與其GFRAL受體的結合,并通過皮下植入HT-1080(人纖維肉瘤)、Renca(小鼠腎腫瘤)或MC38(小鼠結腸癌)癌細胞,在三種不同CC小鼠模型中測試GB18-06對體重減輕和肌肉萎縮的效用。在小鼠的體重平均下降5%時開始給予GB18-06治療,治療后逐漸恢復到三種腫瘤模型(即HT-1080)的基線水平,表明GB18-06在癌癥模型中對惡病質引起的體重減輕能有效緩解。可見,GB18有可能成為治療惡病質的理想治療藥物。
科興制藥的GB18項目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臨床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準,科興制藥將有望躋身GDF-15靶點腫瘤惡病質治療藥物研發的一梯隊。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范圍內針對GDF-15靶點的單抗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管線仍較少,進展較快的有輝瑞Ponsegromab、德國CatalYm的Visugromab等。
國內已知GDF-15靶點的在研藥物,包括科興制藥GB18項目和云南白藥引進康源博創的KA-1641項目等。截至目前,全球尚未有GDF-15靶點的藥物獲得批準用于腫瘤惡病質的專項治療。
其中輝瑞研發的GDF-15單抗Ponsegromab,旨在通過阻斷GDF-15與GFRAL受體結合,從而治療惡病質。2024年9月14日,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輝瑞公布Ponsegromab在臨床II期研究中的積極結果。
CatalYm公司研發的Visugromab是一款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旨在中和腫瘤產生的GDF-15,以增強免疫細胞對腫瘤的浸潤,改善腫瘤殺傷作用。
云南白藥引進的KA-1641目前處于臨床前生產工藝研究開發階段,首選適應癥為腫瘤惡病質。據悉,今年6月,云南白藥從康源博創引進抗體藥物KA-1641,本次交易首付款為600萬元,研發和注冊里程碑付款為3200萬元。
分析人士指出,多因素推動下,GDF-15靶點關注度顯著提升,而科興制藥作為國內少有涉及該靶點研發的藥企,也因此成為券商機構推崇的標的。據悉,近期已有頭部券商指出了公司在創新藥及海外商業化等領域布局的良好前景。
據了解,圍繞創新藥,科興制藥已布局一批管線,并表示將聚焦腫瘤、自免、退行性疾病領域,按照中美雙報的標準開展研發立項工作,實現公司研發管線向創新藥的全面轉變。
如除了GB18外,科興制藥另一在研項目GB20同樣值得期待。據公司披露,GB20聚焦TL1A靶點,是針對全新一代IBD靶點,采用創新型的分子結構的創新藥,其PCC分子體外活性為競品的10倍,差異化表位,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