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核藥又稱放射性療法,近年來由診斷用產品開始用于治療層面,可以實現對癌細胞的精準打擊和高效清除,目前已應用于癌種的治療。近年來,核藥不斷受國家政策的支持,如《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中提出,加快放射性診療藥物研發,加強新靶點、新機制、新類型創新藥研發投入,力爭在高靶向、高安全、高療效的放射性新藥研制方面實現國際并跑。鼓勵在條件成熟的地區設立核醫學創新發展中心、構建核醫學研發和臨床轉化集群、建設特色核醫療機構等。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國內藥企積極加強相關藥物的開發。如近日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放射性治療創新藥HRS-6768注射液獲批臨床試驗。資料顯示,該注射液為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1類放射性治療類創新藥,其適用于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陽性的晚期實體瘤患者。
業內表示,晚期實體瘤患者通常面臨有限的治療選擇,且預后較差。目前放射性治療類藥物是癌癥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治療晚期或轉移性癌癥方面。HRS-6768注射液作為一種放射性治療藥物,將與現有的治療方案如化療、免疫治療等形成互補,提供更多的治療組合可能性。截至目前,恒瑞醫藥在HRS-6768注射液項目上已投入約1889萬元研發費用。
據悉,在放射性藥物領域,恒瑞醫藥的镥[177Lu]氧奧曲肽注射液也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用于成人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該藥物是一種由放射性核素镥[177Lu]標記的生長抑素類似物,是放射性多肽靶向腫瘤治療藥物。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有30多款在研放射性藥物,涉及企業包括上述的恒瑞醫藥、東誠藥業、中國同輻、遠大醫藥等。其中遠大醫藥更是重金押寶核藥賽道,該公司目前已有四款創新RDC藥物(放射性核素偶連藥物)獲批開展臨床研究,其中三款已進入III期臨床階段。遠大醫藥也是進入中國III期臨床研究中診斷和治療類RDC創新藥總計儲備多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遠大醫藥、中國同輻等企業也開始在核藥領域嘗到甜頭。如遠大醫藥2024年中期業績顯示,得益于公司核藥抗腫瘤診療板塊收入的上漲,202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15.6億港元,剔除匯率影響同比增長58%。而中國同輻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規模突破了28億元,其中顯像診斷及治療用放射性藥物方面實現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5.8%。
隨著藥企的不斷入場,放射性藥物賽道持續升溫,國內市場也在不斷擴容。有數據預測,2025年,國內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93億元人民幣,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至260億元人民幣。
業內表示,當前,當前包括先通醫藥、智核生物、遠大醫藥等不少藥企在內的相關研發藥物已經進入臨床三期,國內核藥市場或在近兩年迎來收獲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