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根據梳理,近期包括未名醫藥、羅欣藥業、海思科等多家藥企均發布“增資”公告,其增資目的,包括提升公司競爭力、海外布局等。
其中,未名醫藥近日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對全資子公司山東衍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山東衍渡”)增資2.9億元。
對于此次增資的目的,未名醫藥在公告中表示,山東衍渡以自主創新建立的高表達重組蛋白平臺為依托,構建了多個生物制品藥物研發體系,其中,公司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滴眼液處于III期臨床試驗的準備階段。本次使用自有資金向山東衍渡增資2.9億元,是基于公司發展戰略和研發工作需要,增強山東衍渡的資本實力,有效提升公司在臨床試驗及新藥研發方面的整體競爭力,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資料顯示,未名醫藥主營業務包含干擾素、神經生長因子、生物醫藥CRO/CDMO、疫苗和
醫藥中間體五大生物醫藥優勢板塊。但近幾年未名醫藥業績表現并不理想,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未名醫藥分別實現營收4.03億元、3.57億元和4.30億元,同比分別變動45.47%、-11.33%和20.3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0.15億元和-3.32億元,同比分別變動238.31%、-105.42%、-2163.19%。
此外,羅欣藥業近日也宣布,擬向子公司羅欣健康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健康”)增資1.2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羅欣藥業對北京健康的持股比例將由71.16%大幅提升至80.95%。
對于此次增資的目的,羅欣藥業表示,通過進一步增強對北京健康的控制,可以充分利用其商業化團隊的專業能力,結合全覆蓋的銷售渠道,產生協同效應,從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
據悉,羅欣藥業聚焦于消化、呼吸、抗腫瘤等優勢領域,并在創新藥、仿制藥兩方面發力,上市了150余個品種,300多個品規的產品。不過,近年來羅欣藥業的業績也并不理想。如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為18.81億元,同比增長2.98%;凈利潤為-2.65億元,同比下降15.62%。面對業績壓力,羅欣藥業正在積極調整策略,通過出售子公司等方式優化資產結構,提升抗風險能力。
而海思科近日則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四川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對其子公司HAISCO HOLDINGS PTE.LTD.(簡稱“海思科控股”)增資2,000萬美元;海思科控股以自有資金對其子公司HEXGEN HOLDINGS LIMITED(簡稱“海思錦控股”)增資2,000萬美元。
海思科表示,國際化是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海思科和藍脈控股將嚴格按照出資比例以相同的價格共同對海思錦醫藥增資,增資款用于海思錦醫藥在海外的運營,用于呼吸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領域十個左右項目的海外布局,開展一定的海外研究工作,通過上述相關項目的成果尤其是海外成果,在海外開展相關臨床研究及商務拓展等業務。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