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同一日(2025年1月6日),2家藥企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這2家藥企分別為恒瑞醫藥、邁威生物,且多年來均在創新藥領域持續發力。如若進展順利,這2家藥企將實現“A+H”兩地上市。
據悉,1月6日,邁威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中信證券和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同一日,恒瑞醫藥也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摩根士丹利、花旗、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關于此次赴港上市的資金用途,邁威生物表示,此次赴港上市募資主要用于核心產品9MW2821針對多種適用癥不同階段的臨床開發試驗,以及針對具有大量臨床需求的腫瘤及年齡相關的疾病的其他管線產品的研發,商業化和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資料顯示,9MW2821是一款Nectin4 ADC(抗體偶聯藥物),是目前中國用于治療尿路上皮癌的所有靶向Nectin4 ADC中進展快的,也是一個進入宮頸癌關鍵三期試驗的Nectin4 ADC。邁威生物在此前籌劃赴港上市相關事項的提示性公告中也特別提到,此舉為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提升公司國際化水平。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邁威生物擁有15個處于臨床或上市階段的核心品種,包括11個創新藥,4個生物類似藥。除了3個已上市品種,公司另有處于上市許可審評階段品種1個,處于三期關鍵注冊臨床階段品種3個。
而恒瑞醫藥表示,此次H股發行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用于三個方向:一是公司的研發計劃;二是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建設新生產和研發設施及擴大或升級公司在中國的現有生產設施;三是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據了解,近年來,恒瑞醫藥穩步推進“創新+國際化”戰略。在創新研發方面,公司深耕包括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等領域,加速推進技術平臺建設,創新藥及新適應癥持續獲批,在研管線儲備豐富,創新產品不斷涌現。
招股書顯示,截至目前,公司17款新分子實體藥物和4款其他創新藥已上市。此外,公司的管線涵蓋逾90款候選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及八款處于臨床及更后期階段的其他在研創新藥。根據招股書,恒瑞醫藥創新藥銷售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38.1%增至2023年的43.4%。
國際化方面,恒瑞醫藥介紹,目前公司產品在40多個國家實現商業化。值得關注的是,為充分釋放并發揮產品矩陣的全球潛力,自2018年以來,恒瑞醫藥已與全球合作伙伴進行了12筆對外許可交易,涉及15個分子實體,交易總額約為120億美元,首付款總額約為4億美元,另有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權。
據了解,A股頭部公司赴港上市背后,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如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提到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頭部企業赴港上市融資。10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以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新股集資市場的吸引力。
在政策推動下,A+H上市迅速升溫。據悉,在恒瑞醫藥、邁威生物之前,北交所公司康樂衛士、科創板公司百利天恒等已于2024年遞表港交所。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