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2024年12月,國家分子藥物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獲工信部批復組建,該創新中心面向化學藥、生物藥和高端制劑等領域的發展需求,建設藥物概念驗證、微生態、高端制劑、生物技術藥物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目前,國創中心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相關領域實現突破。該中心提出了天然產物tRNA及其片段在藥效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的新學術觀點,為研究天然產物物質基礎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揭示了tRNA是腸道菌不可忽視的活性功能分子,擴寬了對腸道菌功能分子的認知視野。通過探索表觀遺傳修飾,發現一種獲得性癌癥耐藥紫杉醇的全新機制,成果發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
據悉,該中心還搭建了中藥小核酸藥物研發平臺,覆蓋了中藥小核酸藥物研發過程中的候選核酸片段純化、活性評估、小核酸藥物結構優化以及質量控制等全鏈條技術體系。同時,國創中心已構建達到千億級別的DNA編碼化合物庫,縮短新藥從概念到成藥的時間周期,加快新藥的研發進程。
業內指出,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簡稱DEL技術)是當前新藥發現領域前沿的技術之一,適用于原創藥物的篩選與發現。該技術對比傳統的高通量篩選技術,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研發成本,而且能夠大幅縮短新藥發現周期。
國創中心基于DEL技術已構建達到千億級別的DNA編碼化合物庫,孵化成立兩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其中新樾生物A輪估值5.73億元。
據了解,新樾生物技術平臺和產品管線已經搭建成型,依托自主創新的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進行創新藥開發和技術服務,可以顯著提高藥物篩選成功率。在業務布局上,新樾生物既有自主研發管線,也與合作伙伴進行聯合開發、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等多種方式對現有管線進行必要的補充,同時還提供技術服務,幫助科研單位和藥企篩選活性化合物。在自研管線上,新樾生物用DEL技術已篩選出了10余個先導化合物,聚焦抗腫瘤免疫布局了多個藥物管線,包括新型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
展望未來,國創中心將研發出更多針對常見疾病的創新藥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選擇。同時,通過推動綠色制藥和可持續生產工藝技術的應用,國創中心能夠降低藥物的生產成本,進而降低藥物價格,使更多普通人能夠負擔得起所需的藥物,提高藥物的可及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