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根據梳理,1月13日~1月18日,有11款1類創新藥頭次在中國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IND),來自齊魯制藥、金賽藥業、信達生物、阿斯利康等國內外藥企。
上周,齊魯制藥申報的化藥1類新藥QLS1304片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于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瘤患者。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抗腫瘤化藥銷售額超過800億元。在該治療領域,齊魯制藥有10款1類新藥在國內處于獲批臨床及以上階段。
金賽藥業1類新藥GenSci120注射液就兩項適應癥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資料顯示,GenSci120是金賽藥業研發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抗體類型為IgG1,通過和PD-1結合并激活PD-1抑制性信號通路以及ADCC效應,從而抑制或殺傷致病性T細胞,發揮相對特異的靶向免疫抑制作用。
信達生物1類新藥IBI3014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晚期實體瘤。另外,據預計,信達生物將有3款重磅藥物有望在2025年上市,包括:瑪仕度肽(GCG/GLP-1):一款由信達生物與禮來合作開發的雙靶GLP-1藥物;替妥尤單抗,擬用于治療甲狀腺眼病(TED);匹康奇拜單抗,公司自主研發的IL-23p19單抗。
除以上產品外,根據梳理,還有多個國產創新藥于上周獲批臨床試驗,包括上海藥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新藥DF-003膠囊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慢性腎臟疾病。西威埃醫藥申報的1類新藥CVI-2742膠囊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又稱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瑞宏迪醫藥1類新藥RGL-2201注射液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新生血管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亞虹醫藥1類新藥APL-2302(ASN-3186膠囊)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晚期實體瘤。勤浩醫藥1類新藥GH56膠囊獲批臨床,擬開發用于MTAP基因缺失的晚期實體瘤的治療。諾沃斯達藥業申報的1類新藥NSP-1047A片獲批臨床,擬開發用于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科弈藥業1類新藥注射用KY-0301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晚期實體瘤。
此外,上周還有1個進口產品獲批臨床試驗,為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報的1類新藥AZD0022,該藥物擬開發治療攜帶KRAS G12D突變的晚期實體瘤。資料顯示,這是一款KRAS G12D抑制劑,目前在國際范圍內處于1/2期臨床試驗階段。
KRAS是常見發生突變的驅動基因,KRAS G12D是KRAS突變中主要的突變亞型,在大約34%的胰腺導管腺癌、12%的結直腸癌和4%的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其它多種類型癌癥中可檢測出。KRAS G12D突變的患者預后不佳,且目前尚未有相關的靶向療法獲批上市。AZD0022是一款小分子KRAS G12D抑制劑。資料顯示,阿斯利康于2024年10月啟動了一項1/2a期研究(ALAFOSS-01),旨在評估AZD0022作為單一療法或與抗癌藥物聯合治療KRAS G12D突變成人腫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療效。該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擬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開展,計劃入組430名受試者,包括晚期實體瘤、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胰腺導管癌等腫瘤類型,計劃于2028年1月初步完成。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