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2025年1月前半個月,包括信達生物、映恩生物、先聲藥業等多家公司均簽下潛在金額達到10億美元級別的大單,創新藥出海勢頭猛。
如1月13日,先聲藥業旗下抗腫瘤創新藥公司先聲再明宣布,已與全球制藥公司艾伯維(AbbVie)就先聲再明正在中美兩國進行臨床I期研究的多發性骨髓瘤候選藥物SIM0500達成開發許可選擇協議。先聲再明將從艾伯維收取首付款,以及最高10.55億美金的選擇性權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1月10日科倫博泰與和鉑醫藥共同宣布,就創新藥抗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單克隆抗體SKB378/HBM9378與Windward Bio公司簽訂許可協議,科倫博泰與和鉑醫藥有資格收取合計最高9.7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在這宗NewCo交易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共計4500萬美元,包括現金付款及Windward Bio母公司股權。
1月10日先為達生物與英國生物藥企Verdiva Bio達成的授權交易,交易包括首付款近7000萬美元,最高24億美元的潛在開發、注冊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產品商業化后的分層銷售額提成。
1月8日,映恩生物與Avenzo簽訂獨家許可協議,映恩生物將獲得5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資格獲得高達11.5億美元的開發、注冊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
1月2日,信達生物宣布授予羅氏IBI3009(一款靶向DLL3的新一代ADC候選產品)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益,信達生物將獲得800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達10億美元的開發和商業化潛在里程碑付款……
數據顯示,這半個月國產創新藥達成交易潛在總金額約80億元。業內表示,這些交易延續了2024年中國創新藥出海高歌猛進的勢頭。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4年全年中國創新藥完成125項海外授權,同比增長16.8%,授權總金額高達5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7.4%。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內 license-out(對外授權)和境內交易的占比持續增長,license-in(許可引進)占比在降低。業內表示,License-out(對外授權)持續增長趨勢的背后,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能力正在被全球所認可。
展望2025年,多家機構建議關注出海邏輯持續兌現的創新藥企業。如有機構表示,政策出臺利好創新藥及創新器械發展,看好國產創新藥和創新技術出海打開第二成長曲線,“創新” 出海”投資邏輯持續驗證。另有機構表示,創新藥是2025 醫藥產業投資的政策利好方向,建議繼續重配創新藥械,特別是具有較大出海潛力的創新藥品種。
此外,還有機構表示,創新藥出海大背景下,2025年多個國產創新藥的出海值得期待,例如益方生物TYK2 抑制劑D-2570、樂普生物TF ADC MRG004A、信達生物PD-1/IL-2 雙抗IBI363、澤璟制藥PD-1/TIGIT 雙抗ZG005 與CD3/DLL3/DLL3 三抗ZG006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